不可否認,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而且,是一個很好看的故事。
但確實,跟他現在接戲的標準,差得有點遠。
劉特立一直是一個現實主義的演員。
《小鬼當家》如果放到現實主義的角度,是根本無法成立的。
如果他來演這部電影,必然要改變他平時表演的風格。
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冒險的事情。
當然,讓他陷入猶豫的,不是冒險,而是它超出了他對自己身為一個演員的追求。
他不能違心的說,這部電影對他作為演員而言的冒險,是表演上的冒險。
即使要改變表演風格,但那也只是技術上的操作。
劉特立知道,自己如果來演這部電影,對他來說,難度不大。
可是,以靈河對《小鬼當家》的定位,這部電影極有可能會是一部票房大賣的電影。
到時候,這兩個笨賊的印象說不定就深入人心了。
那對他劉特立而言,也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演員形象,也跟著被這個角色、這個電影的風格所捆綁,從此以後,成為一個小丑型別角色的專業戶。
劉特立考慮得很多,也很實際。
到了他這個時候,一部賣座的電影其實意義不是那麼大了。
他現在接觸的專案,演的角色,就算不能像《小鬼大家》所預期的那麼火,卻也不差。
他作為演員劉特立,能擁有著“表演藝術家”這個光環,不會出現任何風險。
他演了《小鬼當家》,即使電影票房大爆了,對他的演藝事業而言,幫助也不大,他看得出來,這部電影唯一的明星就是這個“小鬼”,這兩個笨賊,即使再成功,也是一個愚蠢的、搞笑式的反派。
而他不演《小鬼當家》,對他現在的演藝事業,也不會有任何的影響。
他不需要熱度,不需要流量,他所在的階段,已經是“功成名就”的“表演藝術家”了。
這些東西,其實早早就在他腦海中盤旋了。
他在說服自己不要接這個電影。
可是,為什麼他需要找這麼多的理由來說服自己不接這部電影呢?
因為作為一個演員,他很清楚,這是一個好看的故事,這是一個市面上沒有出現過的電影題材,同樣,這也是一個雖然不討論人性深度、不探究電影藝術,但作為電影故事而言,一定會被大家喜歡的電影。
而電影中的這兩個笨賊,將會是一個標籤式的電影形象。
不一定是圓形的、多面的、複雜的人物形象才立得住。
在某一方面到了極致的人物形象,一樣可以是經典。
劉特立從這兩個笨賊身上,看到了這樣的人物魅力。
他們是純粹的壞,純粹的蠢,卻仍然讓人感覺,他們的壞和蠢是一種童話式的壞和蠢,沒有到人性惡劣的高度。
把這樣的人物寫成這個樣子,難度太大。
劉特立從來沒有演過這樣的角色。
他的心在蠢蠢欲動。
這是他作為演員對於一個角色的心動。
推薦仙俠題材新書《緝妖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