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陳思琦點頭,“從五月的第一個週日開始,每週播一部。”
陸嚴河問:“怎麼也沒有人讓我轉發宣傳一下?”
“前期已經宣傳了很多輪了,現在就是見真章的時候了,就不勞煩你了。”陳思琦笑,“最關鍵的是,因為《少女奇遇記》其實跟你的關係不大,你沒導沒編劇也沒參演,大家現在最怕的就是觀眾期待值過高,然後對這部戲感到失望。”
陸嚴河明白了陳思琦的意思,點點頭。
事趕事的,全湊到了一塊兒。
當然,也是好事。彼此之間互相刷一刷熱度,關注度都過來,成績會更好。
第二天,《情書》的場刊分數出來了:3.3分。
是到目前為止,主競賽單元裡面得分第二高的分數。
荷西電影節的場刊得分——是電影節官方邀請的電影媒體給電影打分之後,綜合平均之下得出來的一個分數,很大程度上反應了全世界各國媒體對這部電影的喜好程度。
而媒體分數,往往是跟觀眾趨同的那一個,對靠觀眾投票選出來得獎結果的荷西電影節來說,這個分數非常有參考意義。
幾乎可以說,《情書》肯定是要拿獎了,就看最後拿什麼獎了。
《情書》後面幾天的放映,幾乎一票難求。
可以說,《情書》的場刊分數一出來,各家公司的購買意願空前高漲。
這個時候,綠谷電影公司的施密特·勞利忽然找過來,表示願意以600萬美元的價格拿下《情書》的北美髮行權。
對於一部製作成本都不超過600萬美元的電影來說,這個數字屬實很有誠意了。
但與此同時,好幾家美國電影公司都過來競價了。
包括之前陸嚴河合作過的D19,也表示願意出價500萬美元來做《情書》在北美的發行。
根據萬青青和宋姜那邊得到的訊息,大家雖然不太認為《情書》在北美能夠獲得很好的票房成績,沒法從院線票房把這筆發行費賺回來,但是,《情書》在家庭娛樂收入和流媒體版權收入上,會有非常好的表現。
D19也表示,如果陸嚴河願意把《情書》的北美髮行權給他們,那他們會同時再拿出七位數的公關經費,去為《情書》進行頒獎季的公關的。
《情書》在北美院線的票房,正常表現估計也就是兩百萬到三百萬左右——這是一部國際四大電影節出身的非英語大火之作的票房平均表現。
陸嚴河他們自己也知道,指望《情書》在美國創下票房奇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如果《情書》在北美的頒獎季有好的表現的話,那票房就可以受到反哺。
“媒體確實都很喜歡《情書》,不過影評人們這一次的反應卻沒有媒體這邊的好。”徐天明說,“沒有影評人們的支援,《情書》如果真的去衝擊頒獎季,未必能有好的表現。之前嚴河在《榮耀之路》的表現能夠在北美頒獎季有一些提名的收穫,就是因為影評人給力,讓嚴河獲得了一部分人的關注。”
陳梓妍也點頭,“而且,《情書》本身的主題和文化背景,放在亞洲地區可能還能引起群體的情緒共鳴,在美國……我也不看好。”
萬青青說:“在北美,《情書》這一類電影,一向是小眾電影,影評人的反應不是特別熱衷的話,確實很難引發特別大的關注。在美國,媒體的好評率帶給電影的轉化實際上是沒有影評人這個群體高的。”
之所以《情書》在影評人這個群體的反應沒有那麼高,就如陸嚴河自己對這部電影的理解一樣,它不夠有深度。它在情緒上做到了極致,但未必是影評人喜歡的那種風格。用有的影評人的話來說,它雖然好看,但是太討好觀眾了。
陸嚴河也想著昨天朱莉安娜的反應——她竟然認為《情書》是一部講純愛的電影。
確實還是存在理解上的隔閡。
他們選擇《情書》這部電影的北美髮行商,當然不是簡單粗暴的“價高者得”。畢竟,這又不是買斷。《情書》這部電影在北美最後能夠給靈河帶來多少收益,還要看這家發行公司的發行能力,以及對《情書》的發行策略。
如果他們最後認為《情書》在北美頒獎季無法獲得比較好的成績,那D19提出的“北美頒獎季”策略,就不足以成為打動他們的籌碼。
劉畢戈和李治百、紀緲三個人準備出發前往首映禮的時候,龍巖影業的黃仲景和黃太聞枝貿也在他們身邊。
聞枝貿笑著打趣劉畢戈:“如果這一次咱們《假死都不行》再抱一座大獎回去,我們給你開一個盛大的慶功會。”
劉畢戈笑了笑,點頭。
李治百聞言,說:“黃太,你別光顧著給劉導開慶功會啊,你也給我開個,下次你再找我拍電影,我給你打個95折!”
他這是在故意耍混呢。
他很清楚,劉畢戈心裡面其實已經有點牴觸龍巖影業對他創作上的干預了。
開玩笑,劉畢戈要是再能拿座大獎,那還能讓他們這麼拿捏?
聞枝貿嗔怒地瞪了李治百一眼,“我什麼時候虧待過你了。”
“那你還總是讓我去演那個青春愛情片,我這一年來就沒有見過比那個更狗血的劇情了。”李治百直接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