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已經拍出上億美元票房的導演來說,他不適合再來拍這種低成本的電影。
光是他一個人的酬勞,都不是這種低成本的預算可以覆蓋的。
現在穆肯·佐爾格拍攝一部電影的導演片酬,不算後期的分紅和獎金,都至少是五百萬起步了。
穆肯說:“你把劇本發給我,我幫你看看。”
陸嚴河說好。
他又說:“當時跟D19談過,他們想要把電影版權留在他們手裡,我不願意,所以沒談妥,我現在想了想,這部電影我想要自己來做,之後再去找發行公司。”
“好。”穆肯說,“看來這部影片的製作成本真的很低了?”
“嗯,預計兩百到三百萬美元之間吧。”陸嚴河說,“如果用的是一個完全沒有知名度的演員的話,成本會更低,但我還是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員來主演,演技得好。”
“那是當然,一個人從頭演到尾,這對一個演員的要求太高了。”穆肯說,“你得舉行試鏡吧?”
“嗯。”陸嚴河說,“不過在這之前,我還得先在好萊塢註冊一家電影公司才行。”
跟穆肯聊完,陸嚴河掛了電話。
關於《活埋》這個劇本,當初寫這個劇本的初衷,就是因為它好拍,成本低,可以作為敲門磚,打進好萊塢。
不成想,《迷霧》意外的票房大爆,幫他省略了這個步驟。
但陸嚴河是覺得,寫都寫了,不拍可惜了。
只是這個劇本確實已經不適合作為一個重點專案去做了。
所以,不如把它作為靈河的一個練手之作。
陳梓妍聽說了陸嚴河的打算以後,點點頭,說:“這樣挺好,不過,你想要在美國註冊一家電影製作公司的話,那萬青青那邊一個人肯定就不夠用了,她在那邊有一個小辦事處,僱了幾個人,不過,合約不是跟我們靈河籤的,算不上我們靈河的人,而且,要註冊一家電影製作公司的人,肯定是要更專業一點的辦事人員,不能就那樣一個小辦事處。”
陸嚴河說:“梓妍姐,目前我們只是拿《活埋》來練手,也用不著這麼快就把公司的人碼得整整齊齊的,萬一《活埋》做完了,後續沒有專案跟上,那負擔也挺大。”
陳梓妍:“那你的意思是?”
“看看穆肯導演那邊能不能給我推薦一個比較靠譜的製片人或者導演,如果能有這麼一個人的話,我們註冊了一家電影公司之後,主要是方便處理《活埋》的版權,方便跟他們籤合作協議。”陸嚴河說,“具體的拍攝,都交給他們去看,萬青青或者宋姜去盯著財務上的事情就好了,他們經驗不夠的話,我們可能還得從國內找個人過去一起盯著。好萊塢拍電影的經驗比我們豐富多了,太多的劇組拿了錢,最後可能只有三分之一用在拍電影上,其他的都被人吞了。”
陳梓妍點頭:“是的,這一點我們在美國確實人生地不熟的,很容易被坑。”
“嗯,所以用這個小專案練手,一是藉此給萬青青和宋姜他們兩個熟悉劇組運作的機會,二也是可以給我們自己熟悉好萊塢一個機會,在這個專案上吃了虧,走了彎路,風險和成本我們自己都可以吃得下,總比以後摔更大的跟頭好。”陸嚴河說。
陳梓妍點頭。
陸嚴河:“另外,我也從玉明的校友圈裡問問看,有沒有在好萊塢那邊從事影視行業的,這種時候,該抱團取暖的還是得抱,多多少少有一些可以指點迷津的地方,讓我們少走一點彎路。”
陳梓妍:“這個資源你確實要好好用起來,你這個校友圈子,基本上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人才,如果能夠用起來,確實是很大一股助力。”
晚上,陸嚴河久違地開了一場直播,實時直播自己看跳起來劇場第二部戲《漩渦》的Reaction。
這也是為了給跳起來劇場做宣傳。
《漩渦》改編自劉家鎮的短篇,由演技非常出色、但是名氣一直不是很大的懷謙主演。
他之前跟陸嚴河就因為永山河三故意搞事情而相識。
作為年輕一輩中演技非常好、但因為一直出演小成本文藝片而不被大眾所知的演員,那件事是懷謙第一次被大規模的認識。也因為那件事,他跟陸嚴河認識了,也因此有了這一次的合作。
根據劉家鎮短篇改編的兩個戲,一個是《沉默的樓梯》,是陸嚴河來演。另一個《漩渦》,當時就談論到,這個故事的男主角年輕的同時,又要有非常好的演技,片酬還不能太高,免得超出預算,算來算去,拉了一個演員名單出來,寥寥數人裡,大家一看懷謙,覺得這個名字眼熟,再一查,於是就向他發出了邀約。
懷謙也是在接到邀請以後,一天不到的時間就回復願意來演。
懸疑犯罪型別的故事,一向是影視熱門題材。
但是,好的故事其實並不多。這樣的故事,往往就掌握在極少數頂尖的懸疑推理作家手裡。像劉家鎮這種當下炙手可熱的作家,他的是各大影視公司爭搶的物件。懷謙很難接觸到——
他既不是大公司壓了籌碼的待爆男演員,又跟著自己的經紀人混,沒有實力雄厚的公司幫他爭取資源,基本上都是在文藝片電影裡打轉,小圈子裡很有名,不被大眾熟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