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年露出了些許詫異的表情,這一刻他知道為什麼胡思維這麼發愁了。
《合租男女》的製作成本當時就控制得很厲害,一集大約一百萬的成本,就是為了降低風險。
現在北極光這麼一改革,《合租男女》仍然需要面臨很大的風險。
白景年問:“北極光那邊給你的分成條款是什麼樣的?”
“分成條款還行,給得很優渥,他們有一個非常複雜的計算體系。”胡思維說,“只不過,如果要回本的話,《合租男女》在北極光影片的有效觀看人數至少要達到150萬。”
白景年想了想,說:“這個要求似乎也不是很高吧?”
“不高,不過,咱們這部劇沒有任何明星出演,也還是有風險。”胡思維說,“我這是猶豫,到底是跟北極光合作,按照他們這種新模式來播《合租男女》,還是去跟燈塔影片和冰原影片接觸一下,看看要不要把《合租男女》賣給他們。”
白景年:“你還是想要穩妥一點?”
“這是我在靈河的第一個專案,而且是我主控的專案,萬一真的虧損,那我真的有點抬不起頭。”
胡思維不僅僅是要對靈河的知遇之恩表示感謝,更是要向業內證明,他離開了京臺,一樣能做出好專案,甚至能做出比原來更好的專案。
壓力頂在這裡。
白景年明白鬍思維的想法。
只不過,在這件事上,白景年也幫不到胡思維什麼。
白景年問:“你跟陳梓妍和陸嚴河聊過這件事嗎?”
胡思維搖搖頭。
“還沒有,也是因為他們跟北極光有長期合作的關係,我如果最後真的不想把《合租男女》賣給北極光的話,到時候還得跟他們再溝通一下。”
白景年:“我覺得,你不如現在就去聽聽他們的意見。”
“現在?”
“嗯。”白景年點頭,“風險問題,你別自己一個人就做了決定,然後你自己一個人擔著了。當初拍這部戲的時候,北極光影片並不是這個玩法,現在換了玩法,專案的前景也多了風險,這事他們得知道。萬一——萬一最後《合租男女》的成績真的不好,那也情有可原。”
胡思維沉默。
白景年見他這樣,也就知道了他在想什麼。
對於自己這個謹慎持重的老友,白景年很清楚胡思維的心性和想法。
謹慎、責任心重。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在他這個人的軸、自尊心重等方面。
這既是胡思維的優點,也是胡思維的缺點。
因為《合租男女》是他一手做起來的專案,他就希望能夠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在這個答卷交出來之前,他不希望有任何問題需要去找陳梓妍和陸嚴河解決——胡思維會認為,這樣交出來的答卷,就不是滿分了。
白景年:“你的心思不要太重了,思維,作為老朋友,我跟你說句認真的,如果你的心思一直這麼重,連《合租男女》這樣的小專案都無法舉重若輕地來處理,你後面怎麼跟上他們兩個人的步伐。別做獨行俠,你在京臺養成的什麼都自己處理、只給領導看結果的那個作風,未必適合靈河,陳梓妍和陸嚴河也未必喜歡。”
白景年的話宛如一聲當頭棒喝。
胡思維醒了過來。
他這種習慣是從什麼時候養成的?
是什麼時候開始,遇到問題和麻煩的時候,找領導沒有用,沒有人幫你解決,你只能自己權衡利弊,做出選擇,然後拿出一個結果,交到領導的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