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嚴河搖搖頭,說:“只不過是因為做什麼都有一幫最優秀的人幫我一起做,所以做什麼都成功。”
“你說得也有道理,這麼多年,我一個綜藝節目都沒有上,在你這裡破了例,你是有兩把刷子的,會讓人願意相信你。”陳碧舸說,“我現在想想都覺得,認識你之後,跟你拍了《胭脂扣》,又做了《演員的誕生》這個節目,還拍了《情書》,還有《大紅燈籠高高掛》,每一個專案都不像是我以前輕易會答應的專案。”
“沒有辦法,誰讓你跟我合作的第一個專案《胭脂扣》就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功呢。”陸嚴河很自信地笑了起來,“只要一直成功,你對我的信任就會越來越深。”
“你說得也沒錯。”陳碧舸點頭。
這時候,張平青過來給陸嚴河敬酒。
“小陸哥——”
這是陳碧舸在節目組帶起來的對陸嚴河的稱呼。
陸嚴河年紀輕輕,很多人都比他大,可很多人不熟,不好一上來就直呼名字,喊“嚴河”。
這是個讓人為難的事情。
陳碧舸領著喊“小陸哥”,年紀小的這麼喊他很合適,年紀比陸嚴河大的這麼喊他,也是半親暱、半親近。
陳碧舸自然是親近的喊法了,張平青則是偏尊敬那一點。
陸嚴河:“張老師,祝賀你拿了冠軍!”
他忙端酒杯,笑得燦爛。
張平青:“我來參加這檔節目之前,真的完全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收穫,謝謝你做了這樣一檔節目。”
“下一季有空的話,也回來助演一下吧。”陸嚴河笑著說,“等你拿最佳男主角的那一天。”
張平青忙說還得繼續努力。
張平青之後,其他幾個人也依次過來了。
包括老早就被淘汰的劉之遙她們,有空的,今天都來參加這個慶功會了。
陸嚴河跟大家觥籌交錯的,不知不覺的就喝了不少。幾乎每個人都跟他說,只要他需要,無論什麼角色,他們都來演。陸嚴河也不知道這是這種場合裡的一種面上寒暄,還是大家真這麼想,但能這麼說,陸嚴河已經很開心了。
今年真的是很特殊的一年。
他由衷地感覺到,似乎大家對他的信任更多了一點。
這種信任,不再僅僅是對於他身上“成功學奇蹟”的信任,相反,是真正地相信了在他的身上,具有某種可以持之以恆的才華與真正可以洞悉本質的眼光,而不是某種天降一般的運氣。
“你在最後一期所說的那些話,特別好。”陳玲玲說,“我們現在這個行業,現在太多導演都不敢用新人,全都想要用大牌明星。”
陸嚴河:“向陳導學習。”
陳玲玲導演的每一部戲裡,都一定會用大量的新人。
當初陸嚴河跟她合作的《鳳凰臺》裡,無論是他、朗俠還是蕭雲,其實都是這樣的情況。
當然,大家一個專案想要用大牌明星來起到商業上的保障,這無可厚非,可是,在其他的一些主要角色上,你敢不敢用新人,或者是給不那麼有名的演員機會?
就像《武林外傳》,既有黃楷任、蕭雲、江軍這樣已經成名正當紅的演員,但也用了劉孜(佟掌櫃)、何江(呂秀才)、李有方(李大嘴)等一眾從來沒有演過影視劇的新人演員。
陳玲玲說:“我後面有一部戲,請了柳智音來演,它是一個女性群像戲,我還挺喜歡那個叫王靜的女演員的,你是不是有她的聯絡方式?”
“有。”陸嚴河點頭,“我推給您?還是我看後面找個時間,我約她出來,跟您見一面?”
陳玲玲:“找個機會,你讓我跟她見一面吧,我挑演員還是比較看眼緣。”
陸嚴河馬上就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去見陳玲玲。
那一次他還跟朗俠碰上了。
導演都還是喜歡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一個演員適不適合。
陸嚴河馬上點頭,說好,又說:“早知道我就請她來《演員的誕生》來玩一下了,她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演員,非常有爆發力。”
陳玲玲:“我看《暮春》和《魷魚遊戲》裡面,她演那種有點脾氣、有點神經質的角色,挺有那個勁兒的。”
“她後來又演了一部我編劇的電影,還沒有上映,跟江玉倩一起主演的,叫《電話》。”陸嚴河說,“我看了其中一些片段,我手機上現在有,您看看嗎?”
陳玲玲點頭,“行啊。”
於是,陸嚴河就直接拿著手機,找到了他們發來的兩個片段,給陳玲玲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