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為如此,陸嚴河到後期可以完全按照《情書》原本的樣子,去剪輯這部電影,不用做任何商業化的調整,最大程度上的還原了這部電影原來的樣子。
當然,陸嚴河的電影確實也跟其他的華語影片情況不一樣。
他的電影盈利渠道有很多,不太單一地依賴國內院線票房這一項收入。他的電影,光是海外版權就能夠達到八位數的美金收入——這還不計算後續的收入。
而他電影的海外版權基礎收入就能夠達到這麼高,不僅僅是因為他本身的知名度和號召力——實際上,擁有這種號召力的電影明星,全球也屈指可數。
這個數字能夠達成,最主要的原因,是陸嚴河的靈河影視製作公司這幾年來,在全球各地建立起來的銷售渠道,並維持的友好合作關係,加上《情書》入圍了荷西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這一點,讓它能夠達到這樣的基礎收益。
說白了,《情書》是一個未映先紅的好商品,有一大撥觀眾早就在等著買它了。而靈河又有一個基本覆蓋全球的銷售渠道,雖然不像好萊塢的電影公司那樣,有自己的發行網路,但他們至少能夠對接到很多的發行公司,把《情書》銷售出去。
華語電影為什麼大部分情況下都只能依賴國內的院線票房?最主要的一點就在於他們其實跟海外的發行商聯絡並不多,即使有好作品,大部分情況下,也難以大範圍地推銷出去,僅僅是在某幾個市場上映——上映的條件和成績還都很一般。即使賣出去了,價格也賣不上去。
事實上,一定要在國內拍得很好的影視劇作品才能賣出去嗎?
實際情況也不是這樣。
舉一個例子,在很多人眼裡都已經被甩在很後面的唐人,這幾年製作的影視劇,基本上都大撲街,可人家未必真賠錢了,人家早年靠著自己建立起來的優勢,國內撲街再厲害的劇,也能賣到海外很多個電視臺和網站去播。
再比如賈科長,他的電影如果真靠國內的院線票房回本,早就把底褲都賠掉了。實際上,靠著在國際電影節上積累下來的名氣,以及這麼多年積累下來的各國發行商的人脈,他的電影都不用在國內上映,光靠這海外的銷售,都足以讓他賺得盆滿缽滿,一點不差這點收入。
陸嚴河的電影現在也是這樣的情況。
&neter三家流媒體都對《情書》展開了競價。
一般來說,一部電影的其他版權價格,往往以它的院線票房成績為基礎來決定,差異會很大。
但是,隨著流媒體的興起,越來越多的電影不走院線,直接在流媒體全球放映,流媒體的版權定價也因此進入了新的階段。
陸嚴河這部《情書》在亞洲這邊是肯定會上院線放映的。至於歐美那邊,是不是上院線放映,並不強求。除非《情書》能夠在荷西電影節拿獎,或者是獲得極大的話題討論,那在這種情況下,《情書》靠著荷西電影節的聲勢,也許還能在歐美地區拿個數百萬美元的票房,否則,以這部電影的題材和風格,很難取得比較好的票房成績。
Maxine是想要直接拿下除了中國大陸地區之外的全球發行權,在Maxine上全球放映,不走院線上映了。為此,他們也拿出了一個高價買斷費,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數字,三千萬美元,買斷中國大陸地區之外的五年獨家放映權。
這個數字其實已經很高了。當然,如果說《情書》在荷西電影節要是口碑大爆的話,那又另說。Maxine現在給出這個價格,其實也是趁著這部大熱之作還不知道在荷西電影節會是什麼情況,想搶先下手,搶到自己的碗裡。
陸嚴河跟公司的人開會討論了一下,拒絕了Maxine現在的報價。
他們都一致認為,可以等電影在荷西電影節全球首映之後,看看媒體的評價,再決定這部電影是直接在流媒體全球放映,還是分開賣發行權。
《情書》這部電影比較特殊的地方就在於,大家都認為,這部電影在日本、韓國等幾個亞洲的大票倉,是能夠獲得不錯的票房成績的,因為青春愛情這個題材,在這兩個國家一向是受歡迎的。而陸嚴河自己更是很清楚,《情書》這部電影在日本肯定票房不賴,畢竟原版就是日本電影,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再加上《情書》這部電影雖然不是主流商業電影,可它如果能夠在荷西電影節有所斬獲的話,以荷西電影節的影響力,讓它在歐美地區獲得上千萬美元的票房,並非難事。最近這幾年,國際四大電影節的大熱之作,哪怕是文藝片,也基本上都能夠在全球獲得數千萬美元的票房,高的甚至能夠破億。
《胭脂扣》靠著在荷西電影節的口碑和獲獎,也在海外拿了上千萬美元的票房,尤其是在韓國,光這一個市場,就獲得了超過五百萬美元的票房成績。要不然,TVN也不至於那麼快就想要把這部電影翻拍成韓劇。
Maxine也沒有想到,他們都開出了三千萬美元的高價,陸嚴河他們都拒絕了。
HP聽說之後,湯姆·懷特馬上就意識到,陸嚴河他們肯定不是對這個價格不滿意,三千萬美元對於一部非商業片來說,已經屬於很高的價格了。是合作的模式?湯姆·懷特一向比鍾本碩更瞭解陸嚴河的想法。他很快就意識到,陸嚴河自己應該還是希望《情書》能夠在院線上映。
一般有一點追求的電影主創,都還是希望電影能夠在院線上映。這是因為到目前為止,流媒體獨家放映的電影,沒有一部形成了超高影響力,取得超越院線電影的那種文化影響力。哪怕很多電影人可以從一部流媒體電影中拿到比自己平時高一倍的片酬,可他們還是會選擇傳統電影製片廠的電影,就是基於這方面的考慮。
無論是媒體評價,還是觀眾印象,又或者是主流獎項,一部取得了上億美元票房的電影,絕對比一部在流媒體取得了一週日冠的當紅影片對一個創作者的加持要大。
大家還是更認一張票一張票賣出去真金白銀的院線成績。
陸嚴河有這樣的想法也並不奇怪。
湯姆·懷特思考了一番,決定放棄獨家,只要全球除中國大陸地區之外的流媒體播放權,當然,這樣一來,他們給出的價格就要低很多。不過,湯姆·懷特認為陸嚴河他們會答應這個條件。果然,對於湯姆·懷特的提議,陸嚴河沒有第一時間拒絕,只說等電影在荷西電影節放映之後再談具體的細節。
這就說明有得聊。
對現在的流媒體來說,基本上格局已經形成,各大流媒體的策略也從砸錢搶佔市場進入了下一階段。而亞洲地區,則是他們使用者新的增長點。如何儘可能地拓展亞洲市場,是他們這幾年都在努力的。
HP在這方面是做得不如Maxine的。《沉默之河》《老友記》《十七層》《魷魚遊戲》等好幾部在亞洲市場表現很好的華語劇都被Maxine收入囊中,加上鍾本碩在其中牽線,幾乎網羅了韓國影視行業的一線創作人才,這幾年,Maxine在亞洲地區的市場佔有率一直高居第一。
當然,這也不能怪湯姆·懷特,本身HP就比Maxine更晚進軍亞洲市場,湯姆·懷特來負責亞洲市場的時候,鍾本碩都已經在這邊經營好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