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一期節目三個導師加彭之行和陸嚴河五個人,以及每一期的飛行導師,六個人,就已經是其他一檔S級節目的頂配了。
可以說,錄製一期《演員的誕生》,所需要花費的製作經費,是其他節目的兩三倍。
幸好,因為是嶽湖臺、北極光影片、靈河以及陳梓妍的拾火四家共同投資,又因為節目足夠火,品牌冠名和植入的收入夠高,才能讓這檔節目能做下去。
陸嚴河在後臺看到有好幾個今天登臺表演的選手在錄備採。
很弔詭的一幕是,三個在錄備採的人,兩個都眼眶紅紅的,像是剛哭過的樣子。
這個節目……這麼能搞哭人的嗎?
陸嚴河深感疲憊。
就像之前彭之行跟他說的那樣,如果不是這檔節目,他可能真的很難碰到這麼多……該怎麼形容呢?這麼多“會演戲”的人?也不能這麼說,這樣說好像把他們都想得太心機重了似的——
太喜歡情緒化表達的人吧。
這麼形容算了。
他之前所在的劇組,確實都是已經經過很多輪篩選的人。
能夠進入這些劇組的演員,都是經過了很多輪試鏡和麵試的佼佼者。
但是,在這檔節目裡,他看到的才是演藝圈的常態化環境。
不是每個人都會以表演為重,也不是每個演員都尊重對手,懂得對手夠好自己才能足夠好的道理。
更不是每個演員都知道,不應該在現場對別人的表演做指導,除非別人主動來詢問你的意見。
所以,在這一個個表演片段的合作裡,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磨擦和衝突。
大家也都不是新人,都是在這一行摸爬滾打過來的。他們來參加這個節目的目的不一樣,企圖不一樣,想要表現的東西也不一樣。雜念很多,關於表演的初心太少。誰也不肯服誰,如果不是因為臺下坐著的是陳玲玲他們三個人,就他們這幫人,估計都不會老老實實地站在臺上挨訓。
幸好,請來了陳玲玲。
這位不僅是有實力,也有名望,有資歷。
真的,如果真是商永周和陳碧舸來開這個口,也不合適。
他們年紀還不夠大。
陸嚴河深吸一口氣。
做這樣一檔節目,真的比拍戲累多了。
可是,陸嚴河一點沒有後悔的想法。
尤其是這一次去了奧斯卡、經歷了哈維的事情之後,陸嚴河越發地意識到,在這個時代,你想要做出好的影視劇專案,想要在這個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冒出來各種各樣惡意的環境裡去站穩腳跟,你就得獲得行業的認可。
陸嚴河心想,他這一次能夠在跟哈維的衝突中獲得聲援,獲得支援,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因為哈維的發言本身就觸怒了歐美圈的亞裔,也非常不符合當下“政治正確”的輿論環境。但除此之外,還有很關鍵的一點,他所處的這個行業,給了他很大的支援。
第一批站出來幫他說話,指責哈維需要給陸嚴河道歉的人,不是美國那些捍衛“政治正確”的明星,他們對哈維的指責,是指責哈維說的那些話,而不是哈維在後面怪陸嚴河挑起黑黃兩個種族對立的汙衊。
站在第一戰線,直接點出哈維試圖混淆視聽,轉移罪責的,是江玉倩,是《老友記》《魷魚遊戲》和《淘金記》的主創們,是華語演藝圈在國際上有一點影響力的藝人們。
是他們先站出來公開發言表態了,才有了亞洲其他國家地區的藝人們的發聲。
儘管哈維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專門向陸嚴河道歉,可因為他們的發聲,他們聯合在一起組成的聲勢,讓哈維的行徑不僅僅侷限於歧視亞裔,還包括了推卸責任、轉移罪責——
所以,陸嚴河更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力量,讓整個華語影視圈都變得更好。
《演員的誕生》如果真的能夠成為一個好演員脫穎而出的舞臺,那是他近期之內,能夠給這個行業做出的最直接的貢獻。如果這個節目能夠給這個行業帶來更多的變化,那當然也更好。
《演員的誕生》是在三月初播出的第一期。這檔節目倒是沒有經歷什麼質疑或者是不看好,一如它前期所掀起的話題風暴,在第一期播出以後,接下來的兩天時間,幾乎各大社交媒體上,都是關於這檔節目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