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是打造一個招牌,讓這個招牌更亮一點,更閃爍一點,然後讓那些感興趣的人來投資,給錢。為什麼金智延想要把他邀請過來呢?因為他能吸引別人來給錢。
陸嚴河:“……”
“他這是……想要撈一波錢?”陳梓妍的第一反應也是這樣。
回去的路上,陸嚴河說,“可能也是想要拿到經費拍電影吧。”
導演為了籌錢拍電影,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雖然說,金智延這樣的大導演自己拍電影的話,應該是有穩定的拍攝資金來源,不過,如果想要拍攝成本稍微高一點的電影,還是會很吃力。大家都擔心回本和盈利的問題。
沒有誰投資是純粹為了幫導演實現夢想的——你可以實現夢想,但那必須是賺錢的附帶品。
不過,金智延找他所說的這件事,卻給了他一點靈感。
自己的靈河製作公司,未來要走什麼方向。
泛亞洲。
現在靈河在推動的版權運營計劃,何嘗不是另一個形式的泛亞洲呢?
《迷霧》在北美週日的票房拿到了1380萬,首週末的票房加起來,正好差不多4000萬左右,成功拿下週末票房冠軍之餘,也讓《迷霧》的宣傳方可以毫不顧忌地說出“票房大獲成功”。
《迷霧》的海外首週末票房也同樣表現不錯,歐洲各國開畫,首週末拿到了1200萬美元左右的成績。
恐怖片不比其他的電影——好萊塢電影如果本土票房不錯,一般海外票房也一樣走高,但恐怖片是個例外,因為這本身是個小眾型別片子,在其他國家,恐怖片的受眾並不如好萊塢那麼多。
陸嚴河從韓國結束宣傳,又一起轉到日本,參加了《迷霧》的日本首映式。
之後是泰國。
缺席了新加坡。
因為週末兩天時間用完了,他得趕回去參加《老友記》的拍攝了。
亞洲總共就在這四個地方有宣傳活動。
因為《迷霧》在週一的跌勢很好,只跌了37%。
這讓D19公司對《迷霧》的票房寄予了更大的希望。
而在海外票房這一塊,因為韓國、日本和泰國都是恐怖片題材的票房大倉,他們同樣希望能夠在這裡有所收穫。
尤其是陸嚴河在亞洲的影響力,以及這部恐怖片之前一直都在主打的“亞裔復仇”的主題,讓這部電影在亞洲各國的熱度很高。
“《迷霧》不能在中國大陸上映真的是可惜了,否則,以陸嚴河在中國大陸的號召力,至少好幾千萬美元的票房。”
D19公司,CEO凱瑟·穆雷最近這幾天,臉上的笑容就一直沒有下去過。
《迷霧》首週末就拿到四千萬美元的北美票房,以它的製作成本來說,如果不是宣發成本後續追加了不少,光是首週末就直接回本開始盈利了。
但是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宣發成本肯定是要繼續追加的。
《迷霧》在工作日的走勢讓他們看到了這部電影進一步創造票房價值的空間。
要知道,《迷霧》這樣的商業恐怖片,一般票房到了工作日就會崩得比其他題材的電影更厲害。
而隨著上映了幾天過後,陸嚴河的表演也進一步地被很多人在社交媒體上討論起來了。
陸嚴河對於歐美的觀眾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了,在這部電影上映之前,就已經有很多人認識他了,對歐美的影評人來說,更是如此。
陸嚴河這幾年拿出了太多讓人矚目的作品,想不認識他都難。
陸嚴河在《迷霧》中的表演,其實要說角色多難,層次多豐富,確實沒有。這個角色的表演難度,實際上是難在如何把它演得夠“個性”。
在陸嚴河的理解中,這一類角色,都是“特型類”的角色。他們比傳統意義上的角色多了很多“非人”的特質。一旦能夠找到這樣一種特質,並把它放大到極致,就會在銀幕上形成一種衝擊的視覺效果,也會在觀眾的心中留下很深的烙印——因為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