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做這樣一個活動,是想讓大家說一說自己青春裡的遺憾,分享一些青春的故事——因為這個活動是《暮春》的製片和發行方龍巖影業贊助的,本身是為了宣傳《暮春》這部電影,不過,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今天特別受到大家歡迎的告白內容,都跟《暮春》扯不太上關係。當然,即使我好像把《暮春》電影宣傳的事搞砸了,但這個活動本身卻還是得到了大家的喜歡和關注,尤其是今天幾位勇敢地跟我們分享他們故事的人,他們給了我們感動,這是最重要的。現在我還是要來認真地補救一下,高臺告白活動會繼續做下去,大家有關於青春的故事,都可以聯絡我們,無論是哪一座城市,只要你有好故事,我們到你的城市來聽你告白。這些天,《暮春》正在點映,大家身邊電影院如果有點映的話,記得去看哦。
陳思琦的個人賬戶有幾十萬的粉絲。
一個大火、單期銷量穩定在十五萬冊左右的雜誌主編,再加上陸嚴河女朋友的身份,有這麼多的粉絲數也很正常。
她的微博一發,這邊跟微博合作的熱搜就慢慢加熱度上來了。
一個話題慢慢地出現:《暮春》的宣傳做失敗了,高臺告白卻做成功了。
這是琳玉提出的點子。
“就用一次失敗的宣傳來宣傳《暮春》好了。”
高臺告白作為《暮春》的宣傳方式是失敗的,可作為一個社會性活動、一檔節目來說,卻是極為成功的。
就用這個話題去帶動《暮春》的關注。
果然,藉助著高臺告白這四個字,這個熱搜的熱度慢慢往上升,到了第二天,仍然居高不下。
很多人都在笑。
包括業內的很多影視公司,暗中笑話陳思琦,一次宣傳營銷做成這樣子,竟然還主動自曝其短。
然後,從這一天開始,很多人驚訝地發現,《暮春》點映場的上座率,從10%突然開始往上走,慢慢地漲到20%,在電影場次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暮春》的點映電影票房從首日的87萬,直接漲到了次日的154萬。
第三天,第二場高臺告白活動再一次開始。
這一次,彭之行作為主持人出現在了高臺告白的活動上,作為每一個上臺告白的嘉賓之間的串場人,同時,也見縫插針地宣傳電影,並做了好幾次電影票抽獎的活動。
李彼的直播間從這一天開始上貨架,銷售電影票了。
第三天,再一次出現了一個讓全網都笑噴了的告白。
一個八歲的小男孩上臺控訴他爸借了他的壓歲錢,借了一年了,到現在還不肯還,導致他跟同學出去春遊,他不能請他最喜歡的女孩吃冰淇淋,被另一個叫陸子豪的同學請了,小男孩是真生氣,氣得眼睛都紅了。
小男孩的爸爸就站在臺下人群裡,還時不時給他鏡頭,捕捉他臉上尷尬的笑容。
除了這個,另一個比較火的就是一個打工人對他老闆的“告白”,當著幾百人的面,指著鏡頭,吐槽工作以來受到的種種磨難,啼笑皆非的故事背後卻讓大量的打工人感同身受,當他最後非常酷地說:“我告訴你,老子不幹了,祝你丫的早日破產!”
全場爆笑,歡呼。
這個影片卻被很多人轉發。
當天晚上,陳思琦發了第二條微博:呃,所以我組織的第二場高臺告白活動,又一次跟電影《暮春》沒有任何關係?我還能不能做好影視宣傳這個模組的業務了?
網友們聞訊趕來,紛紛留言。
——要不你做節目製作人吧,哈哈哈哈,你做的這個活動白讓北極光賺了一大波流量,賺死了。
——傳下去,陳思琦辛辛苦苦為了做好《暮春》的宣傳策劃了高臺告白的活動,結果沒有人關注電影,反倒都去北極光影片看這個節目了。
——我不是《暮春》的觀眾,但我是高臺告白的觀眾。
……
陳思琦趁熱打鐵,發了第三條微博:“就這種情況,我該怎麼厚著臉皮去跟龍巖影業要經費,去做第三期高臺告白?誰能告訴我,我該怎麼做?難道我要說,對不起,你前面給了我錢做了兩次高臺告白的活動,結果大家都很喜歡這個活動,卻不怎麼關注《暮春》電影,可是,我還想做第三期,要不然你再繼續支援一下?啊,我的腳趾已經在摳地了。”
——沒事,你做好高臺告白,我們幫你宣傳《暮春》。
——+1,你可以一定要讓這個活動做下去啊,這個活動太有意思了,哈哈哈哈哈哈。
——我已經在我的家人群裡發了《暮春》上映的訊息了,好好做高臺告白。
——我買了兩張票,明天跟我女朋友一起去看點映,不要半途而廢,好好做下去!
……
琳玉所說的“將錯就錯”與營銷“一個失敗的宣傳”,在這一刻為電影《暮春》帶來了大量的自來水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