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國外的人來說,陸嚴河已經跟大家見面的作品裡,只有《三山》因為西圖耳電影節的關係而被一些人知道。
這也導致《暮春》的紅毯幾乎是主競賽單元參賽片中,星光最黯淡的一個。
電影節的藝術總監畢卡洛奇自然是要來捧場的。
除了他和幾個擔任評審委員的人,來捧場的外國影人幾乎全是法國電影圈的電影人。
陸嚴河在手機上實時關注著這些資訊。
他們在候場區等待。
作為主創人員,他們不會那麼早地進去。
所以,當陸嚴河看到網上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暮春》紅毯上幾乎沒有什麼明星大咖的時候,他心中也有些難受。
一部電影的全球首映,當然是越受關注,曝光越大,對電影越好。
就在這個時候,王重忽然帶著《三山》的三個年輕演員出現在了紅毯上。
他們幾個人的出現,讓媒體區多少有了一點呼喊聲。
陳梓妍小聲在陸嚴河耳邊說:“這一次《暮春》排映的時間也很吃虧,電影節都到後半程了,很多來參加的明星都已經離開,黃總和黃太他們本來還想找一些大明星來撐場面,但基本上找不到。”
陸嚴河知道,主要還是因為《暮春》對國外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電影劇組,很不被看好。
當初《白色珍珠》的首映紅毯,那可是星光熠熠。
一方面是因為有陳品河和徐敏音這兩位大咖主演,吸引了很多媒體的注意,讓收到邀請的影人也願意過來出席,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結識的朋友,會有人願意買他們的賬,出現在這部電影的首映式上。
這一刻,陸嚴河其實有一種莫名的懊惱。
為什麼自己不能更紅一點,在國際上更有名一點,這樣的話,《暮春》的首映式可能就比現在熱鬧多了。
這種情緒沒有在陸嚴河心中逗留太久。
他迅速調整好了狀態,不讓這種情緒影響自己。
沒事,電影終究還是靠電影說話。
電影不好,再熱鬧的首映式都只是一個笑話。
電影好,寥落的門庭也會熱鬧起來。
陸嚴河心中暗自祈盼,今天電影的放映能夠得到一個好結果。
雖然首映式的星光比較黯淡,但是,媒體影評人還是悉數到場了。
觀看每一部主競賽單元的參賽片是他們的工作任務。
他們需要為每一部主競賽參賽電影打出分數,場刊得分也是幾大電影節非常有公信力的評價之一。
在最後的結果之前,主導著全世界影迷對電影節參賽電影瞭解的,就是由各國媒體打分組成的場刊得分。
琳玉坐在媒體區。
她並非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官方邀請媒體,而是透過電影方拿到的門票,不過,她的票依然在媒體影評人這一塊。
琳玉平時對電影就很關注。
她一坐下就認出了好幾個在電影界赫赫有名的影評人。
比如法國《電影》雜誌的首席影評人瑪麗昂·圖奇。
比如美國《綜藝》雜誌的專欄影評人湯姆·懷恩。
他們對大眾來說可能不是什麼知名人物,但對琳玉而言,都是偶像級別的人。
琳玉很想認識他們,但是又怕自己貿然去搭訕,有些唐突。
誰知道湯姆·懷恩一轉頭就注意到了她,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嘿,小美人,你是中國人?”
人家這一開口,琳玉突然就沒那麼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