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鍾本碩看來,他們才是剛剛合作了《魷魚遊戲》這樣一個大爆款的關係。
哪怕之前有些不愉快,在共同的利益面前,也應該冰釋前嫌了。
當然,還有一件事,鍾本碩並不想買《武林外傳》這部劇,哪怕這部劇在中國很火了。
他一個韓國人都看不太懂,更別說跟中國文化不那麼近的其它國家了。
但每次鍾本碩一跟陸嚴河提新的合作,陸嚴河就會用《武林外傳》其實就可以是一個新的合作來搪塞他。
鍾本碩心想,他又不是傻子,連HP跟你那樣的關係,他們都沒買,你想忽悠我買?
但是,《淘金記》的成功,確實也讓鍾本碩開始更加關注華語劇了。
現在華語劇越來越多隻有十幾集的短劇,在形式上也比較符合國際流媒體的播放標準了。
關鍵是,還便宜。
目前華語劇裡,除了陸嚴河的劇可以叫上高價,其它的戲價格抬不上去。
其實當時看到HP說花了1200萬美元買了一部《淘金記》的時候,鍾本碩還很震驚,感到不可思議。
這樣一部沒有全球知名的大明星、也沒有陸嚴河編劇的戲,HP是腦子進了多少水才會出這麼高的價?
哪怕事後它取得了那麼大的成功,鍾本碩也始終覺得,在當時的市場環境裡,《淘金記》就算是減一個零都買得下來。
也許,好好挑一挑,華語劇裡其實也應該還有可以像《淘金記》一樣取得成功的作品。
鍾本碩便去了中國,約了各大IP方見面。
然而,鍾本碩跟他們見了面、聊過以後,發現一個很糟糕的事情。
這些人知道《淘金記》賣了1200萬美元之後,都意識到了自己手裡的好作品其實是一個金礦,無法被他忽悠以低價賣給他了。
鍾本碩惱火不已。
以前是隻有陸嚴河的劇可以賣出高價,現在好了,有一部跟陸嚴河沒有關係的劇一樣賣出高價了。
這可不是《淘金記》先全球熱播了才賣的價。
鍾本碩想要透過一兩百萬美元去買下一部劇的海外流媒體發行權的想法,直接受挫。
陸嚴河從國內的人那裡知道了鍾本碩最近的動態之後,莫名覺得好笑。
國內的朋友在電話裡跟他罵罵咧咧:“媽的,幾十萬美元就想買我一部戲,當我賣白菜呢!我直接給他甩了臉子,真當我們不懂行情,《淘金記》剛賣出1200萬美元,我們這一行,誰不知道?我也不說要賣得跟《淘金記》一樣,好歹不能差幾個量級吧?我差他這點錢,我就是不賣,爛在手裡,也不能丟這個人啊。”
陸嚴河哭笑不得,他說:“他這個價格確實是惡意壓低了,可能覺得我們華語劇一向賣不上價,所以就想要來撿漏吧。”
只能說,鍾本碩的敏銳度還是有的,但行事作風還是陸嚴河之前感受到的那樣——
太小氣了。
同時,陸嚴河也莫名有點欣慰。
大家都知道自己手裡的作品價值有多大,不會被鍾本碩這樣的人給忽悠,白菜價賣出去了。
不過,這件事也再次提醒了他。
或許以後真的可以建立一個交易市場,讓更多的買家真正來到這裡,看到華語劇的價值。
只有買家多了,競爭起來了,東西才會漸漸被市場計算出一個它應有的價格來。
否則,《淘金記》的1200萬美元,只會是HP一個偶然良心發現的奇蹟。
汪彪提著兩大袋的東西走進來。
他們在這裡住的不是酒店,而是一個正兒八經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