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然希望,這部電影你能按照你自己的想法來拍,而不是按照龍巖希望你做的那樣——”
陳梓妍約了劉畢戈和苗月出來,聊起他們下一部電影,也就是要找陸嚴河主演的那部電影。
“諜戰電影,即使是商業向的,其實票房也沒有特別高的例子過,對吧?”陳梓妍說,“這個題材,型別上限就在這,它有很多經典,也受觀眾的喜歡,只不過如果想要在票房上有突破,難度很大。”
劉畢戈笑了笑。
“梓妍你是想要讓我把它拍成文藝向的?”
“不,既不是文藝向,也不是商業向。”陳梓妍搖頭,“我希望你能堅持你的作者性,按照你真正的想法去拍,既不故作玄虛,拍得雲煙霧饒,也不像市面上那些諜戰戲一樣,按所謂的敘事邏輯和商業邏輯去做這部電影。”
劉畢戈轉頭看向苗月。
苗月:“你看我幹嘛,你是導演。”
劉畢戈問陳梓妍:“梓妍,你就這麼不看好這部電影的票房嗎?怕我弄砸了?”
“不,恰恰是在跟你的合作裡,我最不看重的就是票房。”陳梓妍搖頭,“我也希望你不要被龍巖影業的人給影響了。”
陳梓妍其實知道,她身為一個演員的經紀人,來跟劉畢戈說這個,多多少少有一些逾越了自己的界限。
所以,她只能儘量把這一次的交流處理得像私下朋友之間的一樣。
“我也是希望,你有《暮春》這麼好的起點,不要浪費了。”陳梓妍說,“國內商業片導演一直不缺,市場會捧起來,但像你這樣能夠在國際上拿獎的導演——抱歉啊,我就直接說得俗氣一點了,屈指可數,這也不是可以靠市場培養出來的,這是你身上最大的獨特性。”
陳梓妍說這些話,一點不隱晦。
很多人會忌憚,這樣說話是不是太直接了,太世俗了,太銅臭味了。
但實際上,這樣的話要看是什麼人說。
像陳梓妍這樣的經紀人,如果她跟你說風花雪月、陽春白雪,也沒有誰想聽。
而且,劉畢戈本身也不是那種憤世嫉俗的學院派。
常有一種印象,藝術家都是與世俗格格不入的。
然而,去回顧大部分傑出藝術家的人生履歷,其實就會發現,壓根不是那麼回事。
陳梓妍跟劉畢戈打交道也很多次了,她清楚劉畢戈的性格。劉畢戈不是那種絕不開口談名利的藝術家。
他沒那麼裝。
果然,對陳梓妍所說的話,劉畢戈只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苗月問:“梓妍姐,你是希望嚴河演這部片子,演的是一個文藝片嗎?”
“我確實有這樣的考量。”陳梓妍也不瞞著,“這件事我也沒有跟嚴河說,如果我跟他說的,他一定會讓我不要干涉你的創作,畢戈,你也知道嚴河的性格,他並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的創作都一定在被幹涉,沒有任何一個作品是百分之百按照創作者的意圖做出來的。我的私心很簡單,因為嚴河手上這幾部戲,全部都不是藝術性比較高的電影,而恰好他下一部電影是跟你們合作,尤其是,恰好你們這樣的組合,本身就是最適合一起去衝獎的陣容,不衝獎,我覺得可惜。”
“梓妍姐說得有道理。”劉畢戈笑了起來,“其實,我和你的想法是一樣的,但我跟龍巖那邊確實一直沒有談得攏,他們希望把這部諜戰片做成一個全明星陣容的大片。我自己的想法呢,首先,演員我希望能自己決定,而不是塞一堆大明星進來,我討厭那些事兒多要求多,還總是質疑導演想法的大牌明星。除此之外,我也想要把這部電影拍得更平實一點,我甚至想要把它拍得像一個記錄片,而不是一個一看就是電影的東西。我想要這個電影的風格,讓觀眾有紀實感。”
陳梓妍點點頭。
劉畢戈說:“甚至比《暮春》的攝影風格還要再粗糲簡單一點,在這裡面我想用大量的長鏡頭,去給一個全景式的呈現。”
陳梓妍的心潮馬上就澎湃了起來。光是聽劉畢戈這樣一說,陳梓妍就幾乎有了一個想象。這樣的風格,確確實實就是電影節的路子。一看就精緻得很的片子,反而不太是電影節那些評委的口味。
劉畢戈說:“但龍巖不想讓這部電影拍成這樣。”
“你需要我做什麼嗎?”陳梓妍問。
劉畢戈:“你需要讓他們相信,即使拍成全明星陣容的豪華大片,這部電影的票房也高不到哪去。”
劉畢戈就不是那種大片型導演。
陳梓妍:“我約黃太出來一趟。”
這部片子叫《定風一號》。
陳梓妍拿到劇本以後,認真地讀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