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意義上,她這個角色就跟《老友記》裡的瑞秋是一樣的。在生活中她們都有著很多小毛病,可是,因為她們的本質和底層設定是一個非常善良而且非常好的人,所有的小毛病最後都變成她們身上可愛的、討人喜歡的地方。
蕭雲受益於這個角色的火爆,以及觀眾對這個角色的觀感,人氣暴漲的同時,國民度也蹭蹭漲。
這是一個罕見的,各個年齡段都不會反感的角色。
蕭雲對陸嚴河說:“我老闆一直想要請你吃飯,感謝你把這個角色給了我,哈哈。”
“不用這麼客氣。”
蕭雲:“我知道你肯定沒有什麼興趣,這種飯局真的很無聊。”
陸嚴河點頭:“確實沒有太多興趣,這樣一頓飯的功夫,我寧願和你一起去電影院看部電影。”
“然後馬上就要傳緋聞了。”蕭雲笑著舉起雙手,打了一個叉,“現在攝像頭無孔不入。”
陸嚴河也笑了。
“那我換一個說法,我寧願在家看書。”
蕭雲驚訝地問陸嚴河:“你現在還經常看書嗎?”
“嗯。”陸嚴河點頭。
蕭雲遺憾地嘆了口氣,似乎是有些羨慕似的,說:“我真想像你一樣,仍然能夠讀得進書,可現在我把書開啟之後,根本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去一行行地讀那些文字。”
“那你是怎麼讀劇本的?”
“讀劇本反而沒有事,心情不一樣,讀劇本的時候,我知道我以後可能要演這個故事,我完全是在以一個演員的視角在讀劇本。”蕭雲說,“而且,我是覺得劇本比很多文學作品要好讀多了。”
“沒有必要勉強自己,讀不進去就算了。”
“可是我記得你在一個採訪裡面說過吧?演員要多讀書,因為這樣才能夠儘可能地開拓心靈和審美的邊界。”蕭雲說,“當時我看到這篇採訪的時候還覺得你文縐縐的,不過,現在我越來越有這種侷限感了——有很多劇本送到我這裡來,我其實只能看得出來這個劇本是不是吸引我,是不是讓我想看下去,除此之外,我完全沒有能力去判斷這個劇本的文學價值。我說實話,嚴河,你演的那個《榮耀之路》,如果那個電影劇本送到我這裡來,我根本都讀不完,我會覺得很無趣。”
陸嚴河:“這個——”
他一時也不知道說什麼了。
蕭雲:“我還是想逼自己多讀點書,不能夠真的這麼荒廢了。”
她頗有一副打定主意就要這麼幹的氣勢。
陸嚴河不知道說什麼,是因為他一直覺得,如果實在讀不進書,沒有必要硬讀,何必讓自己不快樂。
但作為演員,文學素養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來能夠塑造的角色複雜程度。
很多演員有天賦,一上來就演得特別好。但天賦養不了一世,任何一個天賦派,如果不能持續地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其實也是會拘泥在一種表演模式裡的,久而久之,也會讓觀眾感到重複、審美疲勞。
多讀書,是擴充自己的內心世界。
只有自己的內心世界越來越大,演員在表演中能觸及到的世界才越來越大。
像他們這一代演員,說實話,沒有經歷過什麼時代的變遷,生活的起伏,陸嚴河算是經歷過事的——這也是很多媒體認為他表演能有遠超同齡人的豐富度的原因。大部分年輕演員,生活真的不過是四平八穩,讀書,上大學,然後進劇組,到最後,連最基本的哭和笑,都需要接受磨練,才能呈現出一個相對真實的狀態。
讓他們去演繹一個更復雜的、更脫離日常生活的角色,幾乎不可能。
讀書是一個捷徑。
對演員而言,一定要多看文字,而非圖片和影像。
因為文字能夠讓演員在想象的世界裡共情,這是圖片和影像無法取代的功能。
蕭雲已經算是年輕一輩演員裡演技不錯的了。
她的演藝之路其實屬於走得很順利的一撥了。
剛出道不久,就跟陸嚴河一起演了陳玲玲導演的《鳳凰臺》,還因此拿了一座中國導演協會獎的最佳女配角,雖然不是主流三大獎之一,卻也不是什麼野雞獎項,含金量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