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楷任最近在苦惱該在《一針見血》和《昨日復現》這兩部電影劇本里,選擇哪一個。
黃楷任想聽聽陸嚴河對於這兩個劇本的看法。
“《胭脂扣》上映以後,給我遞本子的電影方就多了起來,不過本子質量都比較一般,一直到最近才收到兩個不錯的劇本,我覺得都挺好的。”黃楷任說,“不過很鬱悶的是,這兩部電影正好前後腳開機,檔期撞上了,不然我兩部都想接下來。”
陸嚴河拿起黃楷任給他的兩個劇本。
“那我今天晚上還不能馬上給你答覆啊,我得先把這兩個劇本看完再說。”陸嚴河說。
黃楷任點頭。
“行。”
陸嚴河拿著劇本就回了自己的酒店。
《一針見血》和《昨日復現》是非常不一樣型別的片子,前者是一個有著一點荒誕元素的黑色懸疑犯罪片,後者是一個帶著軟科幻色採的冒險類片子。
陸嚴河洗完澡以後,坐在床上看劇本,先看的《一針見血》。
這個故事講的是五個人、五條線的故事,五個人都跟一家醫院有關,有的在這家醫院工作,有的在這家醫院治病,有的是在醫學院上學的學生,身份、職業都不同。
他們五個人都心懷鬼胎,結果,五個人的行動撞車,還導致這家醫院陷入了始料未及的危機(其實是他們陰差陽錯地把一個病毒樣本給弄丟了,一旦病毒釋放,那就是不可挽回的災難),讓事情走向了超出預料的方向。
這個編劇非常會講故事,畫面感很強,陸嚴河幾乎是看劇本就能夠在腦海中浮現出相應的畫面。
故事的結局是五個人在負罪感的驅動下,最後不得不聯手去找回這個病毒樣本——最後他們在追查這個病毒樣本的過程中,才知道,這根本不是他們陰差陽錯弄丟的,是有人故意偷走的。
故事的結尾就是這五個人匪夷所思地配合起來,跟這夥偷走了病毒樣本的團伙智鬥加械鬥,擊敗了對方,奪回了樣本。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乍一聽上去非常扯淡的故事,因為太多的機緣巧合,太多的湊巧,但是這個編劇寫得一環接一環,邏輯上沒有硬傷,不至於讓人出戏,而當這個故事讀進去以後,就基本上不太會用理智來思考其中的BUG問題了,一路被故事帶著,只剩下“我靠”“還能這樣?”“絕了”這樣的感嘆。
好劇本。
陸嚴河在看完之後的當下就是這麼判斷的。
什麼是好劇本?
陸嚴河的標準其實不算高,對他而言,就是讓人想要讀下去、想要知道故事結局的劇本。
一個故事有BUG、有毒點其實都不是致命傷。
一個故事,如果讓人無法讀下去,那才是毀滅性的災難。
在很多類似的片子評論區,其實都會有很多觀眾留言,這BUG也太明顯了,這也太侮辱智商了,等等。
要說他們說錯了,也不是,她們說得沒錯。可是,他們沒有理解一點,就是喜歡這一類片子的觀眾,他們喜歡的不是那無懈可擊的邏輯釦子,而是這一類片子帶給他們的反轉,彷彿坐過山車一般的劇情發展。它的設定基礎就是建立在現實之上的“反日常”。
比如美國電影《捕蠅紙》,比如印度電影《調音師》。
陸嚴河給黃楷任發訊息:《一針見血》我讀完了,非常精彩的故事,好劇本,值得你演,我現在開始讀《昨日復現》。
黃楷任:OK!
如果說《一針見血》是像推土機一樣帶著人往前衝的劇情發展,《昨日復現》就是一個帶著點小清新和熱血的軟科幻故事。
它講的是一個二十八歲的男人,經受的一個專案出了大問題,相關材質不合格,直接造成了幾個億的專案黃掉,他深受打擊,被公司開除以後,決定回老家。
然而,當他坐上了回老家的高鐵,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又重新回到了昨天。
他進入了一個時間迴圈之中,玉明,也變成了一個離不開的玉明。
在這樣的時間迴圈中,他只能一次次地試驗、探索自己的處境,試圖找到離開時間迴圈的辦法。
而在這個過程中,他意外地發現了跟自己做砸了的那個專案背後的真相線索,於是,一次次地去挖掘真相。
在這個過程中,他意外地發現了公司女同事李楠暗戀他,一直照顧他的上司劉東其實一直都在給他挖坑,公司的保潔員竟然是對手公司派來的間諜,一直跟自己不對付的同事,是唯一一個在專案失敗之後幫他說話的人……
在這樣一個時間迴圈裡,他發現了很多個曾經不得而知的真相,也在大家的幫助下,終於找到證據,給自己正名,迎來了人生的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