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之河》播完第六集的時候,這部劇終於登頂了Maxine的實時熱度榜。
這是它開播以來第一次。
當然,這個第一名沒有堅持多久,幾個小時以後就還是被一部美劇給取代了。
但這也是破了記錄。
在這之前,華語劇從來沒有在Maxine平臺的全球實時熱度榜上登頂過。
但是,《沉默之河》卻因為周播的關係,在Maxine平臺上招致了一些罵聲。
因為很多點進去的觀眾發現不能夠一口氣看完。
目前,國內的聚集播出模式,無論是在電視臺播,還是在影片網站播,播出模式都是一集一集地慢慢播。但這跟國際上流媒體的通用播出節奏又不一致——除了極少數的一些大劇,會沿襲周播劇的模式,一週只播一集或者兩集,大部分時候,都是直接一口氣放出來了。
《沉默之河》這樣的犯罪懸疑劇,更是如此。
所以,觀眾沒法一口氣把《沉默之河》看完,還要一集一集地等更新,這是真的讓他們很煩。
很多觀眾是真的在棄劇。
這個年代,不是說你劇質量過硬,大家都一定追下去了。
更新節奏慢,等於直接拋棄一部分觀眾。
這真的是時代的變化——什麼只要劇好、萬法皆可破,早就不是這樣的情況了。
這天,陸嚴河跟曾橋在玉明出席冰原影片組織的《沉默之河》媒體見面會。
因為《沉默之河》播出的成績很好,加上他們兩個人這段時間一直各種高頻暴光,帶來了很多拍攝時候的花絮和熱梗,不斷給這部劇刷曝光的同時,也在繼續地、強有力地拉動新觀眾開始看劇。
這場媒體見面會,其實是有一點“慶功”的意思。
冰原影片要透過這樣一個見面會,去大張旗鼓地宣佈《沉默之河》的成功。透過“這是一部大爆劇”的大眾印象,吸引更多的觀眾透過“從眾心理”來看這部劇。
因為《沉默之河》在垂直領域再火,口碑再好,說起觀看人數,其實還是比不上真正的國民大爆款,比如陸嚴河演過的《黃金時代》和《鳳凰臺》,跟這兩部劇比起來,陸嚴河主演的《六人行》和《十七層》雖然都很爆,可論國民度,是不是各個年齡段的人都看這部劇,那還是弱了一截的。
《沉默之河》也是這個情況。
而以國內的人數基礎,《沉默之河》還有很大的觀眾市場沒有被挖掘出來。
所以,冰原影片在想盡辦法去拓展《沉默之河》這部劇的觀眾群,手段頻出。在劇還沒有播完就開一個“慶功會性質”的媒體見面會來塑造“《沉默之河》爆了”的大眾印象,是他們比較了很多種方式之後,覺得最合適放在這個時候祭出來的大招。
陸嚴河和曾橋兩個人在經歷了那麼多的風波以後,仍然言笑晏晏地站在一起,在臺上插科打諢,分享拍攝時的各種幕後故事,從陸嚴河受傷到曾橋經歷的“演員至暗時刻”,從陳玲玲導演的高要求到大家對這部劇寄予的厚望,等等。
之前那些風波就彷彿根本沒有發生一樣,雲淡風輕地過去了。
陸嚴河談及自己跟曾橋的二次合作,他笑著說:“當時拍《鳳凰臺》,我跟橋哥就沒有多少對手戲,所以陳玲玲導演跟我說,這一次《沉默之河》能夠繼續跟橋哥合作,我就很開心,這也是實現了一個心願。”
曾橋也說:“第一次跟嚴河認識的時候,《黃金時代》都還沒有播出,我對他的印象就是一個很厲害的、考上了振華大學的藝人,一方面很敬佩他在學習上的成績,一方面又有些犯嘀咕,不知道他演得怎麼樣。後來大家就都知道了,嚴河在演戲上的天賦和能力無需多言,這是眾所周知的,最讓我覺得他好的地方,是在於拍攝《沉默之河》時,他對演戲的專注和熱忱,沒有隻停留在一個做好演員的慣性思維上,他永遠在嘗試著打破原有的東西,去探索新的境界。”
陸嚴河很不好意思地搖搖手,說:“誇得太狠了,橋哥,我臉快燒沒了。”
曾橋大笑。
這場媒體見面會,也有不少觀眾代表在場。
其中還有一個環節,就是這部劇的觀眾向陸嚴河和曾橋提問。
第一個提問的觀眾問的是:“我們聽說《沉默之河》正在籌備第二部,想請問一下,第二部兩位會迴歸嗎?”
陸嚴河和曾橋面面相覷一眼。
陸嚴河笑著說:“目前我也只是聽說了這個訊息,暫時沒有更多可以透露的。”
曾橋說:“其實我們這已經是一個很完整的故事了,要拍攝第二部的話,我們也不知道還有什麼故事可以講,但是,無論如何,如果陳玲玲導演和她的團隊決定做第二部,並且需要我們重新回來的話,我們肯定會認真地考慮的,陳玲玲導演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導演,我相信她的判斷和決定。”
陸嚴河也附和:“演員真的是一個既需要自我,但又需要一個讓我們可以全身心地交付信任的導演,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導演在,其實說實話,我們演出來的東西肯定是有一點猶豫的。”
第二個觀眾提問的時候,忽然就問到了曾橋身上。
“橋哥,你一直是咱們國內男演員中非常有實力的、排在第一梯隊的演員,但這一次卻被陸嚴河的很多粉絲認為你不應該做這部劇的一番,認為陸嚴河才應該做一番,關於這些爭議,你有什麼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