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嚴令羽、孔繁這種個性不是特別強、只是外形跟角色特別貼合的演員還好,哪怕有著《暮春》這樣的高起點,他們對自己不太會“要求特別高”。
那對王靜這種個性強烈、對自己要求很高的天賦型演員來說就不一樣了。
《暮春》就成了一面鏡子。他們後面每演一部戲,都會衡量一下,這部戲是不是配得上《暮春》這樣的起點。
陸嚴河很瞭解王靜的心態。
不過,瞭解歸瞭解,要怎麼面對這樣的心態,陸嚴河也不知道。
堅持自己的標準也好,不讓自己太曲高和寡也好,不同的路都能走,也都能走通。
這種東西,陸嚴河真不知道怎麼提意見。
“這得看你自己。”陸嚴河說,“怎麼選都殊途同歸。”
王靜卻很驚訝,震驚地看著陸嚴河,問:“殊途同歸?”
她顯然沒有預想到陸嚴河會說出這樣一個詞。
陸嚴河說:“我是覺得,任何一個演員都會反覆地糾結自己選的路,避免不了。走流量路線的會羨慕那些堅持在小路上磨練自己的,在小路上磨練自己的,也會羨慕那些被掌聲和光環環繞的。你的起點很高,這是優勢,也是劣勢,它會成為你的桎梏,你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無論演什麼戲,都下意識地拿來跟它做比較。”
王靜陷入沉思。
“其他的建議我不提,我也不是什麼過來人,有那個人生資歷跟你提建議,但作為演員,我會建議你,演完一部戲,扔掉一部戲,只留下它帶給你在表演上的體會,但要完全扔掉它帶來的外在的一些東西,比如榮譽,比如驕傲。”
陸嚴河笑了笑,說:“跟你說個事,你聽說我後面有一部戲要去好萊塢演了嗎?”
王靜點點頭。
陸嚴河:“很多人都不知道,我接的這部電影是一部恐怖片。”
王靜露出驚訝之色。
“是不是沒有想到,我會接一部恐怖片?”
王靜點頭。
“我想這個訊息曝光以後,跟你一樣反應的人不會少。畢竟,現在在很多人的心中,我就不應該去演恐怖片了。會覺得恐怖片太low,會覺得我在國內演得好好的,何必跑到好萊塢去自降身價,各種各樣的質疑,我幾乎都能想象到。”陸嚴河看著王靜,“但我不在意這些聲音,我只在意一件事,那就是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演員,朝著這個目標,有利於我實現這個目標的,我就做,不利於我實現這個目標的,我就不做。”
王靜若有所思地看著陸嚴河。
“你不如先想想,你不想演他們給你的劇本,是你真的演起來就生理性厭惡,還是你被你自己的某種觀念、某種榮譽感給束縛住了,是這些聲音告訴你,你不想演。”
說到這裡,陸嚴河的話其實已經說得很直接了。
雖然王靜有點陷入自己的怪圈,但陸嚴河對她演《電話》是非常放心的。
準確地說,有江玉倩和王靜兩個人來主演《電話》,陸嚴河一點都不擔心她們兩個人的演技問題。
她們兩個人都屬於會演戲的人。
包括江玉倩也是,江玉倩的問題在於她挑戲的眼光真的很一般。
不過,顯然,《電話》這部電影也不是那種可以去衝獎的題材。
這就是一個非常商業化的片子。
對江玉倩來說,它的意義在於,這是她第一部擔綱一番主角的商業題材電影。
這跟她之前接的《金衣背後》第二部的女主角不一樣。那只是女一號,電影的主視角可不在她身上。
而對王靜來說,這部電影則是她在《暮春》之後,再一次主演電影。
其實,說穿了,這部電影對她們兩個人來說,其實都意味著她們在電影圈站穩腳跟的問題。
陸嚴河是靠哪一部電影踏入電影圈的?《三山》。
但他是靠哪一部電影在電影圈站穩腳跟的?
是《暮春》。
因為這部電影,他是主咖,是包括劉畢戈導演在內的主咖。
這部電影就是他扛起來的。電影扛起來了,業內才認。
一個電影人,導演也好,演員也好,或者是編劇也好,總而言之,你沒有一部真正靠你自己扛起來的作品,在大家眼中,你“扛”的能力是要打個疑問號的。
多少大紅大紫的明星,在電影公司的眼中,也不一定具備“扛”的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