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結束的時候,《榮耀之路》的日票房仍然維持在每天3萬元左右。
這部藝術片的超長放映,已經用兩個月的時間來為藝術片闖出了一條新的放映之路。
十月的最後一天,《榮耀之路》官方宣佈,為了慶祝電影入圍飛鴻獎,將在11月3日到11月5日增加電影場次,每天增加兩千場放映,同時開啟了預售通道。
這一次,業內每一家電影公司都認真地盯著這部電影,想要看看這部電影在這三天的票房表現。
如果《榮耀之路》的票房在經歷了兩個月的放映(期間還有兩個假期的大規模點映)之後,還能夠取得良好的票房表現,那它就真的可以在電影發行上封神,變成里程碑式的一幕了——雖然即使在很多人心中,光是前面這兩個月就足以封神了。
11月2日,彭之行採訪商永周和陸嚴河的片子播出。
兩個人的採訪內容並不相同。
然而,一個叫“他們倆為什麼都有一種視獎項如糞土的氣質”的熱搜詞條衝上了榜,讓很多不明情況的網友好奇地點進去,然後,就看到了一個網友做出的截圖。
截圖內容是陸嚴河和商永周兩個人的採訪內容。
彭之行都問到了他們兩個人關於本次飛鴻獎是否能拿獎的看法。
而他們兩個人其實也都算很誠懇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陸嚴河的就不用再重複了,商永周說的則是:“很久沒有提名飛鴻獎了,其實飛鴻獎也拿過兩次了,這一次拿獎的可能性很低吧,應該還沒有誰拿三次的?”
商永周說完這些話以後,彭之行臉上的表情有一種“我何必問這個問題”的笑意。
之所以有“他們倆為什麼都有一種視獎項如糞土的氣質”的熱搜詞條衝上榜,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身上太有鬆弛感了,跟其他幾個提名者回答這個問題時的那種感覺很不一樣。
有個網友就開玩笑似的說了這麼一句話。
誰知道,這句話莫名其妙就火了。
當然,可能在很多人眼中,這也不叫莫名其妙。在現在的網路上,慢慢出現了一種現象,大家都很推崇一種“隨意”感,尤其是對別人很在乎的東西表現出“不那麼在意”的“隨意”感。
這個時代,功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正名,它不再以一個負面的詞彙出現,大家也可以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的功利心,甚至是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採取一些不那麼光明的手段。
對人性陰暗面的支援,在如今的網路上來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點。
這是因為大家都發現,出身於草根的他們,是沒有辦法活得像主角那樣剛正不阿又光明潔白的。
與此同時的另一個現象,就是活得很用力的人們,也因此更加羨慕那些“活得不那麼用力”的人。現在大家有了一個詞彙來形容,叫鬆弛感。
因為自己沒有,所以羨慕,嚮往。
陸嚴河看到這個熱搜詞條下關於他的解讀以後,沒有默默地認領這個說法,而是發了一條微博:別造謠啊,我沒有視獎項如糞土,我很想拿獎,演了這麼多部戲了,提名是真不少,拿獎沒拿幾個啊,你們不能指望我年紀輕輕就看淡名利,過閒雲野鶴的日子吧?
網友們看到陸嚴河的這條微博,一時驚訝,過後,又匪夷所思地笑噴了。
有網友在陸嚴河的評論區留言:陸神,你能不能維持一下你的神格,別動不動就下凡來撲騰,這麼接地氣,我不習慣。
陸嚴河回覆:你喊我陸神,我也不習慣[鬼臉]。
11月3日,《榮耀之路》在兩千家影院大規模點映。
預售破了200萬,預估日票房有620萬。
是否能夠達到這個數字,業內都看著。
然而,顯然,包括票房預測機構在內,大家都低估了市場對《榮耀之路》的熱情。
即使已經點映兩個月,即使11月3日是週五,工作日,截至下午四點,日票房就突破了620萬,遠超預測。
這一刻,業內再一次震驚了。
因為《榮耀之路》真的做到了。
用獎項來刺激票房——這是藝術片的新思路嗎?
飛鴻獎也迅速來認領了這一條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