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梓妍讓陸嚴河走國際化路線,就是想按照好萊塢造星的路子,推出一個真正世界級的華人巨星。
這意味著,四大電影節這邊,陸嚴河要延續這兩年來的勢頭,繼續在國際電影節上保持自己的身影,還沒有開啟局面的好萊塢那邊,陸嚴河也需要尋找機會。
《迷霧》就是一個這樣的機會。
陸嚴河跟陳梓妍商量好了以後,也沒有再猶豫,馬上就由陳梓妍這邊去跟穆肯·佐爾格和《迷霧》的製作公司D19進行接觸和談判了。
在談判之前,陳梓妍專門整理了一份陸嚴河主演電影在海外市場的票房和流媒體表現,尤其是Maxine和HP這兩個流媒體平臺對陸嚴河主演影片的評估意見。
陸嚴河之前在好萊塢沒有任何的成績,分成是肯定不可能要的,只能做最基本的片酬談判。
陳梓妍在這一方面,並非沒有經驗。
商永周也好,陳碧舸也好,之前都是拍過好萊塢的片子的。
陳梓妍一般也能根據一部電影的成本,推算出演員預算大概佔多少,再根據電影的陣容以及陸嚴河所飾演角色的重要程度,大致就能分析出來,她可以開多大的口。
而當陳梓妍開始跟D19公司進行合約談判的時候,卻發生了一件事。
穆肯·佐爾格雖然主動來找陸嚴河,邀請陸嚴河出演這部電影,製片公司D19卻對陸嚴河有疑慮。
D19最大的疑慮就在於陸嚴河的代表作全部都是藝術片。這樣一個演員,他能演好恐怖片嗎?
這樣的問題基本上不會出現在國內的演藝圈,因為陸嚴河戲路之寬幾乎已經達成了一種共識。
可這裡是好萊塢,D19的人對陸嚴河的瞭解就是一個經常出現在國際電影節上的男演員,在中國大陸市場有著很不錯的票房表現。
這確實是個不錯的優勢,可不足以讓D19的人認可陸嚴河能夠勝任一部電影的主角。
這當然是D19的壓價手段。
陳梓妍相信,顧慮是真的,但肯定不是致命的顧慮,不然,這件事就沒得談了,還有什麼好找陸嚴河的,乾脆換一個人好了。
陳梓妍也不掰扯。
恰好,這個時候,陸嚴河參加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時候拍的義大利雜誌封面出來了。
陳梓妍將雜誌寄給了對接人。
“……”
為什麼有的時候會發現,很多的演員都會跟時尚圈緊密聯絡?
因為這兩個圈子,很大程度上就是重合的。
最為關鍵的是,一個明星藝人在時尚圈的成功,是最能幫助他們在演藝圈的進一步發展的。
包括演員,包括演戲。
這一現象怎麼來的,已經很難說得清楚了,現狀就是,時尚圈的人認電影圈的票房巨星和獎項寵兒,電影圈的人也認時尚圈的繆斯和紅人。
陳梓妍把這本雜誌寄過去,就是為了說明一件事。
你們別拿陸嚴河沒在好萊塢混過這件事大做文章,陸嚴河就算在好萊塢沒有過成績,但他在電影方面的成就,是連義大利的時尚雜誌都承認的,這是連續多部作品在國際電影節獲獎積累下來的認可度。
陸嚴河主演《迷霧》,就算不能為你帶來中國大陸市場的票房,但他在國際影壇是一樣有知名度、有影響力的。
雙方該博弈的博弈,另一方面,創作上的事情也一樣需要推進。
比如,陸嚴河按照要求,提供了一段自己的試鏡DVD。
一段五分鐘的DVD,陸嚴河坐在鏡頭面前自我介紹花了一分鐘,然後拿著劇本試戲花了四分鐘。
對於演戲這件事,陸嚴河現在真的是一點都不怵。
哪怕是一個人坐在鏡頭前面,演獨角戲似的演一段。
跟三年前第一次演戲比起來,他現在對自己有著絕對的自信。
穆肯·佐爾格收到陸嚴河的試鏡DVD以後,很激動地跟D19表示,《迷霧》這部戲的鬼魂,非陸嚴河莫屬。
在電影圈,關於恐怖片常常有一種論調,那就是恐怖片不需要演技。
但真正瞭解恐怖片一點的人都知道,這種說法純屬放屁。
去看看有多少演員因為演恐怖片而獲得重磅獎項及提名就知道了。
穆肯·佐爾格說:“這個角色,只有陸嚴河能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