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嚴河在圈內的人脈關係要說廣,其實談不上多廣。他不是一個特別混圈子的人。
但是,跟陸嚴河合作過的人,基本上都跟他關係保持得不錯,有過一次合作以後,後面都會接著再一起合作。
這一次電影上映,陸嚴河並沒有一個個私發訊息,請大家幫忙做宣傳。不過,大家也陸陸續續地、自發地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推薦這部電影。
像顏良,這幾天有工作,還沒有時間看,但也連續兩天雲包場,明天第三天還要繼續,請自己粉絲看《人在囧途》。
像李治百,週日上映那天就洋洋灑灑地發了一篇觀影感受。
《年輕的日子》那一幫人就更不用說了,紛紛發文推薦。
賈龍都在跑路演的時候,跟媒體開玩笑:“這部電影嚴河雖然只是客串演了一下,但是他的半個朋友圈都在這部電影裡了。很可惜,他因為正在拍攝《情書》,所以不能加入我們的路演。可是,他太給力了,他自己加入不了,但每一場路演,他都請了一個來客串的朋友來加入我們的路演。他真是一個很好的人,所以大家才會願意幫他做這些。”
有媒體問:“賈老師,在電影的籌備過程中,你跟陸嚴河有發生過爭執嗎?畢竟,你是主演,他是編劇,兩個人之間有沒有在創作上發生分歧?”
賈龍:“其實你瞭解嚴河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就不會問這樣的問題了。我聽有的導演跟我說過,陸嚴河是一個在片場,就算不理解,但一定會聽導演指揮的演員。一開始我還覺得這是不是太沒有主見了,但我跟他聊過一次以後,他跟我說,一部電影,如果每一個部門都是特別牛的、有才華的人,這樣一個陣容拍出來的電影,未必好,因為彼此之間意見打架,這不是在做加法,還是在做減法,很可能拍出來的東西是一團亂麻。而如果一個專案在,只有一個特別有主見而且想法特別對的人,其他人能力也許沒有那麼突出,但做出來的東西絕對不會差,因為每一個人的能力都是在往上面做加法,哪怕加不了多少,至少不會做減法。我就明白了過來,為什麼他年紀輕輕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
“他懂人物,懂劇本,懂怎麼挑專案,也懂怎麼看製作班底,最關鍵的是,他很懂自己的定位,絕對不會因為他有能力、有話語權讓別人貫徹他的意見,就失去分寸、越俎代庖。在《人在囧途》這部電影劇本出來之後,他是先跟我認真地聊了幾次,確認我跟他在電影的把握和想法上大體一致,才確定合作的。而一旦確定了這一點,他就放心地把整個專案都交給了我,包括導演的選擇,還有其他拍攝的一些事情,他再也沒有插手。只有大山,因為我們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演員,他有一天忽然碰到了大山,覺得很合適,就很興奮地介紹給我,讓我見見。”
“跟陸嚴河合作電影,是非常舒服的一件事,他尊重每一個人。他也許在會決定跟你合作之前,有很多考慮,會猶豫,但是他一旦決定了,他就會充分地相信你。”
賈龍說完這些,對媒體們笑了笑。
“你們覺得他還會因為跟我有創作上的分歧,而跟我吵架嗎?”
媒體們原封不動地把賈龍說的這些話發表了出來。
與此同時,隨著《人在囧途》的上映,王大山也火了。
娛評人管蘇晨說:陸嚴河又一次捧紅了一個之前沒有人認識的新人。
王大山飾演的牛耿,完全是《人在囧途》的靈魂人物,甚至比賈龍還要位於戲眼的位置。
電影裡的幾個名場面,全在牛耿這個角色身上。
王大山在機場一口氣把一桶牛奶喝完的鏡頭,也在上映後的第五天,被片方發到了網上,作為宣傳片段,全網推廣。
這個鏡頭用的是長鏡頭。
中間沒有任何剪輯點。
只有這樣,才真實,也因為真實,才震撼。
當時這場戲,賈龍和導演就說好了,就拍一場,不能讓王大山喝兩次。
那場戲,光是排練就排了五遍,就為了一場過。
王大山的表現讓眾人都驚呆了。
真的是一場過。
很多演員,雖然是一部電影的主演,而且這部電影賣得也不錯,比較火,但是主演本身卻不怎麼被觀眾記住,或者是,沒有轉化成喜歡的情緒。
但是王大山在《人在囧途》裡的表現,絕對不可能被人忽視。只要喜歡《人在囧途》這部電影,就必然會喜歡上牛耿這個角色,進而對演員王大山多出一層濾鏡。這就是電影演員被角色和電影賦予的魅力。《人在囧途》的基石其實就在牛耿這個角色上。
王大山有多火呢?
他在電影學院裡的很多事情都被扒了出來。這就是成名的實證——如果只是炒作出來的火,沒有人會關心這個人過去的事情。
但是,王大山也陷入一種很尷尬的境地。那就是,很多人都覺得他很土,雖然火了,卻不是演藝圈主流喜歡和認可的。
圈內不少人說起這個剛紅起來的年輕人時,統一的反應都是,不看好他能持續紅下去。
因為他身上沒有偶像氣質。
這樣的議論並不少。
王大山都還沒有結束《人在囧途》的路演時,就有媒體當面問到了這個問題。
“很多人都說,你的形象制約了你後面的戲路,你怎麼看待這麼問題?”
王大山有點懵,撓撓頭,說:“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