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擇日走紅> 第四百四十五章 開機(一萬字更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五章 開機(一萬字更新!) (7 / 7)

他倒是不太把自己被人在背後嘀咕放在心上,但是這種話來話外世界黑壓壓的全是關係戶、普通人沒有出頭之日的態度,令陸嚴河很想要站出去質問一句,到底是別人都因為你沒有來頭,所以不選你的劇本,還是你的劇本本身就寫得不夠好?

陸嚴河在演藝圈這麼久了,當然知道,很多人是真的懷才不遇,可是,無論是青年電影節的創投基金也好,還是其他一些平臺或者專案也好,都仍然在透過發現一個人的才華,去扶持他。

每年仍然有青年導演冒頭,演藝圈這麼多人有資源、有能力的人,他們挑專案從來不是看誰的背景來頭更大,而是看劇本,看劇本本身。

他是這樣,陳碧舸是這樣,商永周也是這樣。

自身做得越好的人,越會摒棄一切的干擾,只看真正需要看的東西。

他不相信青年電影節的創投基金,都是關係戶選出來的。

陸嚴河也接到過這個專案的要求,去做評委。只不過因為他很忙,所以婉拒了。但是圈子裡很多演員和導演都收到過邀請去做評委,他們是正兒八經地在讀劇本,選劇本。看到好的劇本,甚至會自己動心,用一切力量支援導演把這個本子拍成電影。

但陸嚴河沒有站出去去反駁他。

他只是默默地走開了。

走開之前,他看了一眼說話的兩個人,都是攝影組的。

那個憤世嫉妒的是年齡大一點的包文亮,年輕一點的是武周。

陸嚴河沒有站出來反駁的原因,一是因為沒有必要,二是因為,在憤世嫉妒的人面前,他說什麼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你成功了你當然說什麼都有道理”。

以前陸嚴河做演員的時候,其實很少需要跟各個部門每一個工作人員打交道。

跟攝影團隊的交流,往往也是跟攝影指導來溝通一個鏡頭會怎麼運鏡,來方便他在表演的時候,找準鏡頭。當然,遇上劉畢戈,那就不需要找鏡頭了。劉畢戈甚至不希望你知道鏡頭在哪,他喜歡捕捉演員最接近真實自然的狀態。

現在陸嚴河需要跟各個部門的人都深入交流,因為每一個部門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都要聽他的。

陸嚴河導演《情書》的優勢就在於,他腦海中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要拍成什麼樣的原片在腦海中,所以,他能夠給出非常清晰的指令。

同時,他也專門找了一個能夠畫分鏡的人,先幫他把這個劇本的拍攝分鏡畫出來。

如果一部電影在拍攝之前有完整的分鏡稿出來,對於任何部門來說都是一個特別好的事情。每個部門都會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拍一個什麼樣的鏡頭,他們需要怎麼做。

而現在這個試拍,其實就是他們進行磨合的階段。

攝影的要求,劉畢戈其實已經非常清晰地跟攝影組交代清楚了,後續就是怎麼執行的問題。劉畢戈說,劇本里幾條重場戲他如果有時間,就親自到現場來監督,如果沒有時間,就交給攝影組的兩個攝影師,他們兩個人的技術都沒有問題。

陸嚴河說好。

對一部電影來說,攝影師太重要了。

一般而言,攝影團隊都是業內大咖帶著自己的團隊來完成的。

包文亮和武周都是劉畢戈在拍攝《暮春》時就組起來的攝影團隊,合作過一部戲,相對還是比較熟悉的。

只不過陸嚴河中午聽到包文亮說那些話,心裡面有些膈應,還無法表現。

但是,劉畢戈也不可能一直留在《情書》劇組幫陸嚴河親自掌鏡。

他下半年還有自己的電影要籌備。

他能來擔任這個攝影指導,並且借包文亮和武周給他,已經很講義氣了。

陸嚴河跟劇組一起試拍了三天,對於怎麼做一個導演,漸漸地開始熟悉,跟各個部門的人也越來越熟悉。

而趁著學校還沒有放假,電影要先開始拍一些鏡頭了。

比如,學生們上學的鏡頭。

在高中時期,有很多學生們上學和放學的鏡頭,畫面都非常美。

陸嚴河帶著攝影團隊守在江芝中學的外面,拍了好幾天,拍到了滿意的鏡頭,如果覺得可能要用在電影中,就得去找到出現在鏡頭裡的人,請他們同意出鏡。

如果他們不同意出鏡的話,這個鏡頭就不能用了。

高考已經結束,目前江芝中學在校的只有高一和高二年級的學生。

陸嚴河每天在上學放學時分帶著攝影團隊待在學校附近,拍攝一些鏡頭,這讓學生們都很興奮,會有很多的學生好奇地朝攝影機看過來,也會有學生不好意思地別過頭去,避開鏡頭。

等到高一和高二年級的期末考試都結束以後,正式的拍攝就開始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