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首集貼片率,其實就是看廣告商對主角的認可度。
《瓦舍》完全是李治百一個人單扛的戲——這部戲就他一個大明星。
零廣告貼片這事,也就自然引來了黑粉們的眾嘲了。
遮蔽這些擾人心智的聲音,認認真真地把第一集看完,陸嚴河說:“這部劇拍得還挺浪漫的,比我預想的要好看多了。”
李治百在這部劇裡終於沒有再飾演一個咋咋唬唬或者有些神經病的誇張型人物,而是演了一個有著神秘過去的書店老闆——他能帶著別人一起穿梭到夢中的世界,但也隨時面臨著未知生物的襲擊。
蘇曉飾演的就是一個意外被未知生物襲擊波及的普通女孩,意外地跟著李治百飾演的人物進入了他人的夢境,為一個個人在夢境中解決他們心中的恐懼、憂慮和痛苦,同時也一起抵抗未知生物的襲擊。
第一集中,特效的部分不多,只有幾個未知生物出現的鏡頭,以及李治百在其他人夢境中幾個使用超能力的鏡頭做了特效。
效果也很驚豔,不是那種五毛錢特效。
第一集播完,《瓦舍》在網上的討論度就掀了起來。
主要是李治百的粉絲在做推廣,同時,冰原影片也買了好幾個熱搜,讓更多人來看這部劇。
李治百自己看完了,也是滿意的。
其實,他出道以來,演的戲基本上都有大比例的愛情戲份。
這跟市場上對他的定位也有關係。
女性觀眾就是想要看他談戀愛的戲,代入自己。
包括他剛拍完的《月光交響》,以及接下來要拍的劉畢戈的電影,都是這樣的主題。
但是,李治百雖然演的戲,都有很大的愛情比重,題材卻不一樣。從仙俠,到都市奇幻,再到喜劇,李治百還是在自己的安全區內,儘可能地挑戰不同的人物型別和題材。
這樣的嘗試,不至於讓觀眾對他很快就審美疲勞。
就像這一次他在《瓦舍》中飾演的神秘男店主,平時在現實中是一個沉默寡言、進退有度、與年齡不相符的年輕男人,而在夢境中,卻有著彷彿變了一個人般的勇猛、剛毅。這種角色的反差,帶給他粉絲極大的新鮮感不說,也讓媒體們評價很高。
很多人都覺得,媒體對藝人的評價,基本上都是拿錢辦事。
其實,很多媒體在拿錢辦事之餘,也就是一個正常的觀眾。他們對明星藝人的態度,一樣受藝人自己的表現,以及作品帶給他們的觸動有關。
陳子良為什麼罵聲一片?
因為他演得不行,不僅演得不行,也讓大家看不到他演戲的誠意。
李治百就真的演得那麼好嗎?天賦異稟?當然也不是。但是他演的都是自己掌控得了、在自己舒適區的角色,而且,他每一部戲都在尋求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沒有總是重複自己,帶來了很多的新鮮感。
這是作為一個演員,最基礎的東西。在同行的對比之下,他這樣的態度,顯得格外敬業。
《瓦舍》成為了六月份異軍突起的一匹黑馬,劇集市場難得出現了一部比較討論度比較高、觀看人數也比較火爆的劇。
但這部劇仍然跟李治百之前主演的戲一樣,面臨著主要是女性觀眾的特點。這是好事,但對李治百進一步拓寬自己的戲路,讓他自己的演員之路走得更遠,有限制。
當然,不管怎麼說,至少李治百又拿出了一部熱播劇。
在第一集零貼片廣告之後,第二集就直接空降六個貼片廣告,四個在片頭貼,兩個在片中貼,力破之前黑子們的攻擊。
而除了《瓦舍》在劇集市場的火爆,電影市場,紀緲主演的青春愛情話題之作《十年前的你和十年後的我》在前期熱度很高的情況下,首週末只拿到2100萬元的票房,與業內預估相去甚遠,在次周工作日更是暴跌,日票房有200多萬的成績,預計最終票房難以過五千萬,讓人唏噓不已。
相反,程石硯主演的動作喜劇《33天》穩定發揮,上映一週就拿下了5.4億的票房,預估最終票房仍然能夠過10億。這也讓業內對他明年春節要上映的《甲殼蟲計劃2》更有信心了。程石硯的票房號召力仍然不減。
而除了這兩部華語電影,其他的華語電影在六月份幾乎沒有多大的聲量。票房也大多表現平平,沒有出現什麼黑馬。相反,一部美國的動畫片《流浪狗溫迪》在國內零宣發的情況下,狂攬6億票房,讓人側目。
這幾部電影的表現,也影響著後面要上映的電影。
賈龍主演、陸嚴河編劇的電影《人在囧途》定檔7月12日,週四上映。
鬱江編劇、郎俠主演的電影《星星上的花》定檔8月14日七夕節上映。
王重導演、陳碧舸和黃楷任主演、陸嚴河編劇的《胭脂扣》定檔9月中秋檔上映。
除此之外,還有好幾部重量級電影都接連定檔。
暑期檔作為票房重倉檔期,是國內除了春節檔以外,票房最大的檔期,而且,持續時間之長,是國內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