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嚴河也去了很多電影節了。
然而,荷西電影節卻是陸嚴河見過的最熱鬧的、人最多的電影節。
在荷西,幾乎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掛著電影海報,影視經典上的明星、現在當紅的電影明星以及其他的海報,隨處可見。
陸嚴河甚至還看到了《暮春》和《三山》的海報。
北極光影片的姜子昕帶人來接的他。
《胭脂扣》這部電影,北極光影片也投資了。
鄭懷仁帶著姜子昕一塊兒過來的。
他們這一次過來,一方面是帶著北極光影片很多網路電影的片庫,看看是否能夠在這裡找到一些買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在這裡看看,有沒有什麼好電影可以買下中國大陸的播放權,放到北極光影片上去獨播。
他們提前四五天就到了。
姜子昕的興致很高漲。一開始,陸嚴河還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上車以後不久,姜子昕就自己說了出來。
“我們有五部自制電影都被國外的片商看中,購買了海外的發行權。”姜子昕說,“完全是意外之喜。”
在國內,網路電影基本上都是被預設為粗製濫造、質量不高的爛片。實際上,會有這樣的印象出來,也的確是因為它整體質量不怎麼高。但是,近些年來,網路電影裡面其實也出現了幾部很有巧思的作品。
北極光影片是一直有在投入資金、做自己的自制網路電影。投資都不大,很多網路電影,一個片子的製作成本一般就在幾百萬,有的甚至幾十萬都能做出來。受制於資金,很多電影的製作確實不怎麼精良。可即使如此,會拍電影的、有才華的,仍然能夠從這些電影中脫穎而出。北極光影片好幾個簽約導演,都是從網路電影中挖掘出來的,後來都成了他們自制劇集的導演。也有的導演,就成立了工作室,跟北極光簽約,一部接一部地拍。
這些網路電影,它的盈利渠道往往也只有影片點播這一個。而網大現在的票房天花板就在五千萬左右。這意味著很多網大其實一樣很難實現盈利。姜子昕之所以興奮,就是因為這一趟出來,他們發現這些網大在國外竟然真的有人願意花錢買版權。那這意味著,其實還有很多網大都可以透過這種渠道去進一步盈利。
陸嚴河想起了陳思琦的那個“蓄力計劃”。
也不知道等這個“蓄力計劃”啟動以後,會有多少人來報名。
姜子昕跟陸嚴河說:“《胭脂扣》的行情也非常好,我們來這裡以後,十幾家片商都來詢問過。大家對這部電影都很感興趣。”
陸嚴河說:“王重導演在國際影壇上還是有影響力的,他的電影在各個地區一直有穩定的發行商。這一次來詢問的片商,大部分估計都是王導合作已久的老朋友了。”
姜子昕搖頭,說:“導演說,大部分他之前都沒有合作過,他也很吃驚,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片商來詢價。”
陸嚴河這時才有些意外了。
按理說,王重導演的影片,有著固定的觀眾群,又不是商業片,怎麼會突然一下子多了很多片商感興趣?一個西圖耳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也不至於讓他突然一下在商業上這麼受追捧。
陸嚴河下車的時候,酒店門口有不少媒體記者在,其中不少中國的記者。
快門的聲音瞬間響起,連成一片。
很多人喊他的名字。很多外國記者顯然也認識他,用蹩腳的中文讀音喊著他的名字。
最讓陸嚴河沒有想到的,是竟然還有一些外國的影迷手裡拿著他或者是他主演電影的海報,想要問他要簽名。
陸嚴河快速地給他們簽了幾張,表示感謝,又跟扛著攝影機在拍他的攝影師們揮了揮手,這才走進酒店。
整個過程,姜子昕都站在一旁,有些驚訝地看著這一幕。
姜子昕來海外參加電影節的機會不多,但也來過幾次。
每一次跟不同的劇組來到這裡,在國內甭管多火的演員,到了海外,基本上就是一個普通藝人了。很多在國內宣傳自己是一個國際影星、在海外人氣也很高的明星,實際上沒有幾個人真的認識他們。
姜子昕從來沒有見過陸嚴河宣傳自己在海外人氣很高。之前也只是聽說《六人行》和《十七層》在Maxine上播得還挺火的,《三山》和《暮春》在電影節的反饋很好。但姜子昕從來沒有想過,陸嚴河在荷西電影節竟然有這麼多人認識他。
各個國家的媒體記者,肯定不可能是託——姜子昕也知道,有明星會專門買托兒來造勢的。他們都是經常在世界各地跑電影節的人,除了國際四大電影節,世界各地都還有其他的電影節。這些人媒體記者其實才是最瞭解世界影壇變化的人。
姜子昕心中頗為吃驚。
她心中也有些疑惑,為什麼在國內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陸嚴河和他的團隊宣傳過他在海外的人氣和影響力。
如果換作別的藝人,通稿早就滿天飛了。
不過,當然,以陸嚴河現在在國內的勢頭,已經完全不需要再宣傳這一點了。他已經在他這個年齡段獨佔鰲頭,無人可以匹敵了。
陸嚴河在房間稍作休息,琳玉就過來了。
她敲了敲門,跟陸嚴河說:“嚴河,半個小時以後我們出發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