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媒體在編新聞的時候,能不能不要想一出是一出,隨便拍一個數字就堂而皇之地冠到他頭上來?
陳梓妍為他跟龍巖影業提出的片酬報價是1500萬人民幣+8%的收益分成。注意,這是報價,報價的意思就是扔出去,讓龍巖去砍的。因為陸嚴河現在明擺著不可能拿到這樣的條件。
龍巖也心知肚明,過了兩天,回了一個意見回來:800萬人民幣+3%的院線票房分成。
收益分成和院線票房分成,那是有著截然不同的差別的。
前者還包括了各項版權和周邊開發收入,後者則只是純粹的院線票房裡的分成。
陳梓妍則繼續報第二輪:1200萬人民幣+5%的全球院線票房分成+30%的陸嚴河飾演人物的周邊衍生分成。
……
陸嚴河越聽越複雜,因為條件越來越細化。
當然,陳梓妍肯定是依據市場的行情來談的。她從來不是獅子大張口的那種經紀人。
陸嚴河聽了幾耳朵,就覺得自己實在是搞懵了,乾脆沒管,只等最後的談判結果。
在《焚火》這部電影,真正有資格跟龍巖進行這種談判的演員,只有男一號、女一號,以及飾演男二號的陸嚴河。而《焚火》作為這個電影系列的第一部,龍巖影業肯定是不希望它的風險過高,所以在成本這塊,一定要壓得很死。
陳梓妍之所以要這麼著急地推進陸嚴河的片酬談判,是因為現在商永周以及女一號的人選都還沒有定,意味著這個時候陸嚴河能夠爭取到的空間是最大的。而如果等這兩個演員都定下來,開始進入談判了,那龍巖要權衡的方面就多了,陸嚴河可以爭取的談判空間就會變窄。
至於說陸嚴河爭取到了更大的利益,意味著其他人的利益就會相應變小——陳梓妍又不是別人的經紀人,她當然優先考慮陸嚴河的利益。
尤其是,她很清楚,以陸嚴河現在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他值得這個條件。
龍巖影業先發布了一條宣告:關於網上謠傳陸嚴河主演《焚火》片酬五千萬的傳聞,請有關媒體不要亂造謠,我們將保留起訴的權利。再多問一句,這種假得不能再假的數字,是怎麼想出來的?
大家紛紛恍然——
果然,這個片酬數字一看就是假的啊,也太假了。
要是陸嚴河演《焚火》就能拿五千萬,那男一號和女一號得拿多少啊?我聽說陸嚴河在這部電影裡演的可不是男一號。
什麼?陸嚴河演的不是男一號?他為什麼不演男一號?
誰還配讓陸嚴河演男二號?
……
在經歷了一番關於陸嚴河片酬的討論以後,話題就成功轉移到了“陸嚴河為什麼還會接男二號的戲?”上。
陳梓妍看到,嘆了口氣,說:“這要是關於嚴河的流量能夠變現的話,就嚴河這兩年的熱搜、話題,還在乎這區區五千萬?全讓這些平臺佔了便宜,廣告費全收他們口袋裡去了。”
盧慶珍說:“你得直接在微博上這麼說。”
陳梓妍想了想,說:“我登小號發一下。”
“登什麼小號啊,要發就用大號發,用陸嚴河的經紀人的身份來發。”盧慶珍慫恿。
陳梓妍:“你別慫恿我。”
“算了,不慫恿你了,但是你這個話得說出去,說得很對。”盧慶珍說,“不過不能自己說,要找人說,找一個跟陸嚴河關係不大的人來說,讓大家知道,陸嚴河身上的各種價值本身就足夠高,所以其他人來找他合作,才捨得給這麼高的價,不要總是盯著一個具體的數字就開始感慨陸嚴河不配。配不配的,他沒偷沒搶沒漫天要價,有什麼配不配的。”
陳梓妍:“慎言,你要這麼說,大家就要對你群起而攻之了。”
盧慶珍:“我也就是在你面前這麼說。”
“說白了也是因為很多人每天累死累活卻賺得很少,不是嚴河賺得多讓他們眼紅,是他們過得太辛苦,所以才會變得尖銳。”陳梓妍嘆了口氣,“這不是我們能解決的問題,可也別去激化這樣的矛盾了。”
盧慶珍聽到陳梓妍這麼說,感同身受地點頭,“你要是說這方面,我是認同的,確實,想想,之前在星娛,很多年輕人一個月幾乎天天九九七,最後也就拿幾千塊錢工資,換我我也難受,我之前說的是那些故意挑事的人。”
“我知道。”陳梓妍說,“所以,有的時候我也覺得為難,雖然從道理的角度來說,我覺得沒有任何錯,可終究還是吃到了紅利的那一方。”
“面對沒有吃到紅利的人,心中多少有些……無法名正言順地說我這個錢就是賺得腰板直。一個運氣好的人憑什麼在一個運氣沒有自己好的人面前說自己的人生都是靠努力打拼出來的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