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東的心彷彿被人砸了一個口子,寒風瞬間灌了進去。
茫然無措的同時,腦子也好像被吹清醒了一點。
一直走在前面、彷彿沒有聽見他們兩個對話的陳梓妍直到這個時候才回頭看了汪彪一眼,說:“嘴巴叭叭的,一刻也沒見你停過,你不會在嚴河身邊的時候,也這麼煩人吧?”
“那當然沒有!”汪彪馬上說,“我很靠譜的!”
陳梓妍笑了笑。
這一次比卡洛電影節,王重導演的短片入圍,他差一點就無法趕過來,包括陳碧舸。
因為他們在拍《胭脂扣》。
緊趕慢趕,這部電影終於在電影節之前殺青,兩個人才一起趕到比卡洛,跟他們一道的,還有辛子杏。
當然,除了辛子杏,還有葉脈網的劉橋。
雖然之前鬧出了各種不愉快,不過,不管怎麼說,葉脈網都是這個短片的出品方之一,也是投資方,不可能繞過他們來參加這個電影節的。
劉橋彷彿什麼事情都不曾發生過一樣,神色如常地跟辛子杏打招呼,寒暄。
辛子杏也很淡然,一種事情已經過去,不再計較的從容。
不過,到底是真不計較,還是假不計較,這就看辛子杏心裡面到底怎麼想了。
兩人現在只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在外面,還是遵循著“合則兩利”的準則,不把臉皮撕給別人看。
這一次比卡洛電影節幾乎沒有什麼華語電影的身影,也因此,少了很多華人影星的身影。
在國內可能感受不到這種落差,到了國外,尤其是電影節這種地方,如果世界各國的電影都有,偏偏沒有看到中國的電影,尤其你還是從事電影這一行的,心裡面多多少少是有些鬱悶的、不舒服的。
因為華語電影的缺席,導致很多華語媒體都沒有來。不復當時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盛況——當時,幾乎所有一線華語媒體都派了人過來。當時畢竟是兩部華語片入圍主競賽單元。
這一次,《跳起來》仍然是派了琳玉跟李彼一起過來。
根據任務分工調整,琳玉已經成為了電影版塊的責編,負責《跳起來》所有渠道和電影相關的版面。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因為誰都知道,陸嚴河未來是要在這一塊發力的。
那《跳起來》在這一塊也肯定不會安於現狀。
琳玉接下這個重擔,大家都很服氣。一是因為她是玉明大學的學生,學歷就擺在這兒,二是她是陸嚴河和陳思琦的高中同學,感情就擺在這兒,三是她是《跳起來》的創刊元老,資歷就擺在這兒,四是她在電影方面對的知識之淵博,眾所周知,學識和能力擺在這裡。
她接這個位子,接得很順暢。
琳玉沒有因為陸嚴河還沒有到就沒開展工作。
她給世界各國的電影人都發了採訪的申請,落地的第一天,她就跟李彼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工作。
這些專業的採訪影片,將會在他們的合作平臺北極光影片獨家播出。
這也是人家花了錢買的獨家。
畢竟是世界四大電影節之一,雖然沒有華語電影入圍主競賽單元,可國內的電影愛好者並不少,他們也仍然對國外的電影、國外的電影人感興趣。
琳玉能夠拿到第一手的採訪影片,他們作為影迷,必然是要看的。
這讓劉橋看到,心裡面有些鬱悶。
這些影片本來也可以放到葉脈網去播的。
本身葉脈網現在也是國內最大的影視劇評分網站,基本上所有的影迷都一定會有一個葉脈網賬號。
然而,獨家採訪卻被北極光影片給搶走了。
劉橋有些後悔,之前沒有安排人來做比卡洛電影節的專題報道。
以前這些都是辛子杏在負責的。
辛子杏帶著她的團隊走了以後,很多工作都中斷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