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百的電話讓陳必裘和李真真始料未及。
他竟然跟馬致遠不和?而且不和到不願意上同一檔節目?
那考不考慮馬致遠,就不單單是考慮陸嚴河,還要考慮李治百了。
單論人氣和熱度,這半年來當然是正當紅的馬致遠更高,可李治百也不是吃素的,好歹比馬致遠出道早個一年多,同樣不遑多讓。
在陳必裘這裡,陸嚴河和馬致遠之間很容易做取捨,但是李治百和馬致遠之間就不是那麼容易做取捨了。
李治百加上陸嚴河再跟馬致遠做取捨,就更難了。
陳必裘和李真真陷入沉默,大眼瞪小眼,半天沒有人開口說話。
眼下這個情形,是他們都沒有想到的。
陳必裘和李真真雖然有些頭疼,卻並沒有因此怪李治百給他們找麻煩。
一方面是兩個人都是做節目的老手了。任何一個節目組在做藝人統籌的時候,都是最頭疼的。娛樂圈裡,藝人關係錯綜複雜,這個跟那個不合,那個對這個有意見,屁事非常多。
另一方面,他們也知道這事沒立場去怪李治百。
隨著類似事情曝光得越來越多,現在網上有了一種趨勢,那就是隻要藝人多提要求,就是藝人耍大牌,拿著高薪不幹人事。
可這也要分情況。
比如有的晚會,想要請兩個明星來參加,兩邊都擺出了有你沒我的態度,看似讓主辦方很難做。
那這件事受害者是主辦方嗎?
很多人都會這麼認為。
可網友們吃瓜吐槽就算了。
真正在這個行業做的人卻不能真的藉機站在道德制高點去譴責這些藝人。
又不是做慈善,搞公益,人家願不願意來,你願不願意請,都是你情我願的事情。
伱不待見這種人,你就別請他們好了。
你不能自己辦個晚會,就非要把王不見王的兩個人湊一塊兒來給你撐場面吧?
人家不來還怪人家要求無理?
你既然又要請人家,人家又提了條件,那後面就很簡單。
你要麼滿足條件,要麼不滿足條件。
人家醜話說在前頭,沒背後捅刀子,沒把你逼上梁山再問你跳不跳懸崖。
要麼答應要求,合作。
要麼答應不了,這次合作就黃了唄。
真正要被譴責的,是那些錢給好了,合同簽好了,突然反口又提難以滿足的要求、不答應就不出現的人。
李治百醜話說在前頭,可比合同簽了、節目要開始錄製了才發作好。
掛了電話,李治百對陸嚴河和顏良說:“好了,該說的話跟他們說了,如果他們真要請馬致遠,那我就不去了。”
“真不去啊?”顏良問。
李治百:“不去,真要跟他在節目裡打起來,那周平安不得暴跳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