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嚴河這個時候才發了一張官方製作的首日票房破兩千萬的賀圖,說:謝謝。
很多粉絲都遙相慶賀。
不過,卻也有一些黑粉冷嘲熱諷,笑話陸嚴河這部聲勢浩大的電影,最後首日票房只有2000萬,甚至還沒有上週五上映的一部老片高。
陸嚴河沒有說什麼。
粉絲們倒是很憤怒地反擊,強調這對於一部文藝片來說,是多麼好的票房成績。
翌日,週六。
票房預售數字和漲勢不明顯。
到下午三點,日票房才將將過了一千萬。
看樣子週六的票房要比周五還要低一些。
這個票房數字讓更多黑子們找到了攻擊點,繼而又開始說陸嚴河的粉絲戰鬥力不持久,次日票房就見頹勢。
一般來說,週六的票房都要比周五高很多。
陸嚴河他們自己其實也覺得奇怪。
不過,經過專業票房資料機構的研究就得出了一個結論,昨天的票房主要是依靠陸嚴河的粉絲觀影才達到了那樣一個數字,今天失去了這一部分觀眾,才顯露出這部電影真實的市場情況。
這個資料分析在業內流傳開來,一方面惋惜這部電影終究沒有取得更好的票房成績,另一方面卻又為陸嚴河帶票房的能力感到驚訝。
一部非他主演的電影,首日票房卻主要依靠他撐起來。
這太匪夷所思,讓人難以置信。
只是客串十分鐘的電影都能有這樣的成績,那到陸嚴河主演的電影時,會是怎麼樣?
很多人的腦海中都下意識地浮現出了這樣一個疑問。
最終,《三山》在週六的票房定格在1530萬,總票房突破3500萬元。
這已經是王重導演電影在國內票房最好的成績了。
電影票房有望突破五千萬,令三河都感到驚喜。
他們原本都有些放棄了。
上映之前鬧出了那麼多的么蛾子,陸嚴河和王重紛紛不配合他們的宣傳策略,讓他們無計可施,互相打臉,口碑都差了。
沒想到。
業內懂行的人為這樣一個數字感到驚喜。
但不懂行的人卻都煞有其事地去議論陸嚴河的紅,到底是不是虛紅。
“簡直是個笑話,之前那個架勢彷彿都是天皇巨星了,沒想到電影一上映就現出原形,票房可能都破不了六千萬。文藝片怎麼了?文藝片才是最考驗演員扛票房能力的。”鬱江發聲諷刺,“這麼多人幫忙宣傳,又是據說是國內銷量最高的雜誌配合舉辦徵文活動,又是最高學府做導演論壇,還以為能做出怎麼樣的票房呢,要是別的電影有這樣的助力,首日就破億了吧。”
陳思琦轉發她的微博,說:“論一個人睜著眼睛說瞎話的本事可以有多大——咱們國內文藝片的首日票房記錄都還是張海洲導演保持的,首日8420萬,你破哪門子的億?破你看不得別人好、嫉妒得像酸黃瓜一樣散發酸臭的億嗎?”
一群人在陳思琦微博下面刷:
——姐姐66666!
——就喜歡看姐姐噴這個老巫婆。
——我真的想知道,你們到底是跟鬱江老師結了多大的仇怨,讓她一直盯著你們不放?
……
這時,《電影江湖》雜誌披露了一個資料,《三山》的製作成本只有1700萬,宣發成本只有300萬,加起來總共2000萬,早在國內電影上映之前,就已經靠海外版權銷售實現盈利,現在院線票房的銷售是純賺。
陳思琦在評論區@鬱江:“鬱老師,您作品改編的電影有這樣的成績嗎?哦,對不起,我忘了,你的作品還沒有被改編成電影過,都不知道電影到底是什麼玩法呢,難怪你只能外行看熱鬧,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