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嚴河坐在臺下聽著,有點好奇,劉畢戈為什麼要在電影開拍之前,講這麼一段“打擊士氣”的話。
一般來說,導演不都是費盡心思地讓所有人都相信,這會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嗎?
他相信劉畢戈肯定有自己的理由。
“因為在所有的選擇裡,它是最打動我的那一個。”劉畢戈坦率地說道,“因為這是我的第一部戲,我得拍一個我最想拍的故事。所以,就有了《暮春》,我跟你們每一個人都聊過,幾乎每天都保持著交流,你們也是我一個個挑出來的演員,從今天開始,我希望大家都能夠摒棄所有的雜念,全神貫注地進入到這部影片裡,它需要大家百分之百的專注和投入。”
《暮春》一共五個主要角色。
陸嚴河飾演這部電影的男主角孟白。
原本,原著裡,這個故事的主視角是那個叫尹月的女孩。
但劉畢戈跟苗月一合計,一是為了讓陸嚴河能夠主演,二是為了讓這部電影的表達從個人視角里拔出來,讓它從故事層面更加立體、多視角,電影就變成了一個多視角推進的劇本。
飾演尹月的女演員叫嚴令羽,是京藝大一的學生。為了能夠讓嚴令羽出演這部電影,劉畢戈跟她的班主任溝通了不知道多少輪,後來還是因為陸嚴河主演這部電影,她班主任才鬆了口。
嚴令羽的名字比較文藝,人也比較偏清冷掛。講實話,陸嚴河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覺得這個演員找得太準確了。故事裡的尹月,就是這樣一個清冷風格的女孩,在補習班裡有些格格不入,無法融入很多人之中。
除了嚴令羽,還有另一個來自京藝大一的學生,孔繁。
他演的是陸嚴河在戲中一個走得比較近的同學,於琅。
孔繁的形象比較偏顏良那一掛,身材比較健碩,雖然不至於讓人感覺很壯,可小麥色的面板和一臉燦爛的笑容,充滿了運動系的那種力量感。
相比起來,陸嚴河的形象就是很多影視劇裡面常見的那種“白月光校草”形象了。英俊,成績優異,笑起來有著“陽光般溫暖的笑容”。幸好,也只是形象如此,要是在影片中就這樣一個形象貫穿始終,陸嚴河還真沒有興趣演了。
何晴晴跟他們倆不一樣,她並非表演專業院校出身。
實際上,她是劉畢戈從一個脫口秀的劇場裡找到的。
劉畢戈跟陸嚴河介紹說:“當時我看到一個個子小小的、只有十八歲的小姑娘上臺以後,還覺得不可思議,但她拿著麥克風,一開口就把我驚到了,那種停不住嘴、不停叭叭叭叭的表達欲,以及她那渾然天成的自來熟的感覺,跟姜沫太像了。”
何晴晴還不是一個專業的脫口秀演員。她不過是因為高考沒考上大學,看到脫口秀這個行業很火,加上她自己就是一個很喜歡說話的性格,就去試了試,試了沒一個月,才第三次上臺,就被這個叫劉畢戈的男人拐來做了演員。
何晴晴一開始還不相信,覺得自己是被騙了,一個勁兒地跟人說:“大哥,我家沒錢,要不然我也不至於沒考上大學以後,跑到這裡來看看我能不能講脫口秀,你別纏著我了,浪費時間,也浪費你的精力,我是真的沒錢。”
劉畢戈:“……”
其實,導演去找演員的時候,還真的很容易被人誤認為是騙子。
因為拍戲這件事實在離普通人的真實生活太遙遠了,也很難有人會真的相信一個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說要找你拍戲的人,真的是導演。
最後一個主演,是王靜。一個很普通的名字。她來自另一個表演學校,不過,遠沒有京藝出名,是一個很普通的表演學校。劉畢戈當初會找到王靜,純屬巧合,全靠龍巖影業裡一個同事推薦,說見過這麼一個女孩,給她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劉畢戈就專門去見了見,見完之後,就決定定她。
她演的是左蘭蘭,電影中女性角色裡性格最極端的那個。
在這之前,他們彼此之間都沒有見過。
劉畢戈很明確地要求,就要他們從第一場戲、互相都不認識的時候開始演起。
當然,劇本圍讀和排練還是要有的。
正式開拍前,劉畢戈帶著他們一起把劇本讀了一遍。
這一讀,陸嚴河就很驚訝地發現,其他幾個人,他們雖然沒有怎麼演過戲,但是每個人對劇本、對角色乃至於對每一場戲的理解,都挺對的,沒有犯什麼新手容易犯的低階錯誤。
這是因為劉畢戈在劇本圍讀之前,其實就跟其他幾個演員把劇本和人物不知道來回交流了多少次了。
《暮春》在開拍之前的準備工作,算是很紮實的了。當然,陸嚴河也沒有主演過別的電影,不知道其他的電影劇組是什麼樣,也許其他的電影也是這樣早早就籌備起來了,沒開拍前,演員就跟導演交流得頻繁,把人物剖析得分明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