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嚴河聽陳梓妍這麼一說,才放了心,點點頭。
陳梓妍又說:“你如果有很多的好故事,不妨多寫一點,你大學這幾年可能拍不了多少戲,但你做編劇卻也同樣可以幫你在電影圈站穩腳跟,甚至像你這麼高產,很多劇本可以拿出來給別人演的編劇型演員,會得到所有電影公司的歡迎,到時候,你的話語權將比一般的演員都要高得多。”
陸嚴河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陳梓妍的意思。
“我確實有很多的好故事,但是要以劇本的形式把它們寫出來,需要花很多時間,可能也沒有那麼高產。”
“沒事,相信我,你已經比很多編劇都要高產多了。”陳梓妍笑著說。
不過,《十七層》的編劇就是一個很高產的編劇。
編劇用的是筆名,叫封七月。
封七月是一個男人,從事編劇行業十餘年,寫了十二部電視劇,這樣的履歷,放在整個影視圈都是罕見的。
他幾乎是一年一部原創劇本的速度在出作品。而且,他的作品也是出了名的扛收視。
常有一句話,電影看導演,電視劇看編劇,實際上電視劇也看導演,好劇本被拍砸了的電視劇比比皆是。
不過,這句話也反應了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劇本對電視劇的重要性,更加顯性,也更被看重。
封七月寫了《十七層》的劇本以後,也沒有就這麼撒手不管了,而是跟著劇組來了。
他是獨立編劇,沒有工作室,只有兩個助理。
這兩個助理也不負責幫他寫劇本,而是負責幫他查詢資料,做各種調查和採訪,簡單來說,就是做好資料整理。
封七月進了組,卻很少出現在拍攝現場。他要求劇組在拍攝現場給他準備了一個房間,平時劇組沒事的時候就自己帶著兩個助理在裡面寫新劇本,而如果根據現場拍攝需要對劇本做調整,他才會出來,根據現場導演和演員的情況寫飛頁。
封七月的宗旨很簡單,誰都不要未經他的允許,擅自改動他的劇本。
如果需要做修改,必須由他親自來修改。
這樣的編劇,據說行業裡很少。
江軍就跟陸嚴河說:“我拍了這麼多年的戲,要求全程跟組、連飛頁也要自己寫的編劇,就封七月老師一個。”
陸嚴河之前拍《黃金時代》和《鳳凰臺》的時候,都有跟組編劇,卻都不是第一署名編劇,而是劇組另外聘請的。
連這麼大的組、這麼大的導演都是這樣,其他組就可想而知了。
“七月老師對自己的劇本要求非常高,每一字每一句的邏輯都是嚴絲合縫的,最厭惡演員因為自己背不下來詞,就現場根據自己的習慣改詞。”連備也這麼跟演員們說過,“你們之前拍戲,可能拿到的劇本都有很多水詞,所以覺得自己做修改也沒有關係,但這部戲絕對不允許,你們認真讀過劇本就會知道,這裡面每一個字都是七月老師琢磨過的。”
陸嚴河對劇本是很滿意的,其實,如果不是劇本夠好,也不會被陳梓妍從那麼多劇本中挑中,也不會打動陳碧舸,把這部劇作為她迴歸電視劇市場的第一部劇,更不會打動李躍峰和沈玥這兩個在別的劇組完全可以擔任男一號、女一號的演員。
然而,有人卻動起了歪心思。
李躍峰想要讓封七月給他加戲。
李躍峰在後面為了保護陳碧舸而死,他不想死,所以找到封七月。
“封老師,為什麼一定要讓我的角色死掉呢?就讓我繼續往下演不好嗎?”李躍峰專門把封七月約了出來,在一家餐廳跟他說這件事,“《十七層》一定會大爆,到時候,京臺肯定會委託您創作第二部的劇本的,如果這部劇要開發成系列劇的話,我在第一部就死了,後面豈不是無法迴歸了?”
封七月看著眼前這個當紅的男演員,心中感到十分無語。
他非常後悔自己今天答應了李躍峰的邀請,出來跟他吃這個飯。
但是,封七月還得給李躍峰面子,不能直接回絕了他。
“躍峰啊,我說認真的啊,你這個角色從出現的第一刻起就是為了犧牲,它承擔的就是這樣的戲劇作用。”封七月說,“如果你的角色不在那一刻死亡的話,它原本會在觀眾們心中形成的衝擊和震撼,就全部消失了,這麼說,如果他不死,原本將要成為你演藝生涯中一個經典的角色,就直接變平庸了。”
李躍峰不禁皺眉。
他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角色一定要透過死這件事才能夠變得經典。
他覺得是封七月在糊弄他。
“封老師,我是真的非常喜歡您的作品,您就修改一下劇本,讓我的角色不用死吧,這樣我也可以繼續參演後面的第二季、第三季。”
封七月也遇到過那種想要給自己加戲的演員。
不過,往往越是大牌、越有名氣的演員,越不會這麼直接明顯地幹這事。
大家都是要愛惜自己的羽毛的。
他還想跟李躍峰說些什麼,但是一看李躍峰,兩個眼睛裡充滿了積極進取的渴望。封七月在太多年輕演員的眼睛裡看到過這種光了,那種彷彿把你視為神明、對你充滿祈求的光,沒有野心,只有純粹的進取心。他並非在欺騙別人,他是連自己也騙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