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擇日走紅> 第二百七十三章 風雲初起(一萬七千字更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三章 風雲初起(一萬七千字更新!) (7 / 11)

陳思琦也不知所措地看著賀函,顯然,賀函的這個樣子她也很錯愕。

劉畢戈馬上解釋:“他就是這樣,有時候情緒一上來就會激情澎湃,你們習慣就好。”

賀函這種極富有感染力的激情,確實是陸嚴河平時少見的。

陳思琦都忍不住問:“做導演的都是這樣嗎?”

陸嚴河搖頭,說:“不是,千萬別這麼以為,我之前合作的羅宇鍾導演和陳玲玲導演都不是這樣。”

賀函還有些疑惑,“我怎麼樣了?”

陳思琦馬上笑著說:“沒什麼,就是從你身上感受到了一點魏晉風骨,那種狂放不羈的名士風範。”

聽到陳思琦這麼一誇,賀函的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有眼光!”

陳思琦笑了笑。

陸嚴河很無語。

賀函的臉皮是真厚啊。

這麼意外地碰上了,就乾脆湊了一桌。

賀函跟劉畢戈聊起了他們在法國電影圈混的事情。

一聊才知道,法國那邊的電影圈跟國內的行情很不一樣,跟好萊塢也不一樣,完全是另一種玩法。

劉畢戈說:“所以我回來了以後,一開始還挺不適應的,國內的電影公司有錢多了,不過,很多東西都沒有那麼的成體系,需要自己一個個去介紹、去解釋,我要拍《暮春》,還得給他們做一個PPT,像介紹專案一樣介紹為什麼我要拍這個電影,感覺像上學的時候做彙報。”

陳思琦笑了起來,說:“別說了,做PPT是每一個職場人都必須經歷的陣痛,我做《跳起來》,去跟一些電商談合作,都要做PPT給他們展示我們這本書的銷售前景呢。”

陸嚴河很驚訝,問:“還做了PPT嗎?”

“嗯。”陳思琦點頭,“當時是為了從一個使用者流量比較大的電商那裡拿到輪播圖的推廣,花了很大的功夫。”

賀函滿臉欽佩,說:“你才十九歲吧?這麼年輕就做雜誌主編了,真厲害,在法國根本不可能。”

“在中國……哦,好吧,過去那個雜誌盛行的年代,還是有這樣的先例的。”劉畢戈說。

陳思琦指了指陸嚴河,說:“主要還是靠他的知名度才把這個雜誌做起來的,要不然不會有人給我們這個機會的。”

劉畢戈問:“現在國內發行量比較多的雜誌是哪些?”

“現在基本上沒有人看雜誌了。”陳思琦搖頭說,“手機和電腦已經基本上把紙媒給沖垮了,圖書還能賣,但雜誌報刊什麼的,幾乎全部轉成網路媒體了。”

劉畢戈聞言,有些驚異。

“那你們還在這個時候做《跳起來》?”劉畢戈對國內紙媒的環境不是那麼瞭解,以為只是銷量下滑,不復從前的盛況,今天聽陳思琦說才知道,紙媒基本上都垮沒了。

“我們一開始也只是做電子雜誌的,後來是有出版社聯絡我們,說要出書。”陳思琦說,“一開始也不是雜誌,是做的主題書,幸好銷量還不錯,讓我們活了下來。”

這樣的話聽起來也許有些奇怪,畢竟一個十九歲的小姑娘忽然老氣橫秋地說了一句“讓我們活了下來”,好像總有什麼地方不太對,可她臉上的笑容又是那麼的坦誠、自然。

劉畢戈從陳思琦的身上看到了一些不屬於她這個年紀的影子——她的身上,真的已經有了一點“職場”的味道。

不像陸嚴河。

沒錯,不像陸嚴河。

劉畢戈認真地得出了這個結論。

人與人之間總是有著各種的不一樣。

有的人開朗,有的人內向,有的人暴躁,有的人溫和,有的人從嗜血的森林中披荊斬棘,練就一身銅牆鐵壁,有的人住在溫暖的城堡裡養尊處優,眼睛裡泛著單純無暇的光。

但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都兩隻腳站在時間的流動裡,每一次的抬腳彷彿有著一種全由自己決定的錯覺,實際上沒有幾個人能意識到水流動的方向帶來了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改變。

就像水滴石穿的道理,每個人小時候都學過,但沒有一塊石頭認為自己會被一滴水擊穿。

當第六期和第七期的《跳起來》樣刊送到陸嚴河手上的時候,陸嚴河也開學了。

陸嚴河帶著兩本樣刊走進校門,溼冷的空氣裡已經有春天的氣息瀰漫開來,是樹木和泥土才有的那種辛香味道。

在玉明這樣一座大都市裡,除了公園,也就只有大學校園能聞到這樣大自然的味道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