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一塊兒錄節目,朝夕相處,也熟悉了不少。
自從十月份節目錄完以後,大家常常在網上聊天,分享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但確實沒有再一起聚過。
彭之行說:要不我跟大家約一下時間,我在《之行》做一個特輯,我們幾個人湊在一起錄一期節目,節目錄完,我們把後面的時間空出來,好好聚一下。
柳智音:這個可以有!
柳智音:早就想要上一次《之行》了!
彭之行:馬上安排。
這個群裡,是沒有蒙粒的。
也沒有人提過是不是要把蒙粒拉進群來這種不合時宜的話。
大家都默契地不提這件事,就當作忘了。
《年輕的日子》現在這個群裡的小夥伴們,別的不說,但都不是蒙粒那種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平時可以嘻嘻哈哈地聊天,彼此有作品要宣傳的時候,也會互相幫忙宣傳。
就像之前陸嚴河的《黃金時代》播出的時候,群裡的每一個人都幫忙做了宣傳。
而且,大家都是很好的人。柳智音在《跳起來》上開了一個關於回顧自己海外練習生和女團經歷的專欄,每一期大約只有八百字,也就是一頁的體量,固定稿費一千元,不高。到目前為止,柳智音已經寫了兩期,每一期的內容都會被人摘錄到網上,引發熱議,然後給《跳起來》帶去新的熱度。
彭之行做的“之行”專欄更是如此,每一期都是寫《之行》這檔節目的幕後故事,涉及很多明星藝人的私下故事,被很多人喜歡。
他們兩人在《跳起來》開這個專欄,給《跳起來》帶去了固定的粉底讀者,也帶去了很多的話題熱度,讓《跳起來》時不時地曝光,被大家看到這三個字。而《跳起來》也為他們帶來了持續的曝光和熱度。
柳智音月初的時候接受一家時尚雜誌的專訪,就提到了在《跳起來》上開專欄的事情,她還專門提到了這件事:“這個專欄是我主動跟嚴河說的,我剛回國,想要讓更多的人認識我,畢竟我之前是在海外活動更多,而《跳起來》是一個面向幾十萬年輕人的雜誌,是我非常需要的機會,嚴河人也很好,馬上就答應了,他說,我在海外的這段經歷,肯定也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這些年,我到底有什麼樣的經歷,我收穫了什麼,透過寫這個專欄,我也能夠記錄下很多的東西,趁我都還記得,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工作很忙,不敢保證每一期都會有,但我會寫下去,只要大家願意看。”
《跳起來》需要一些固定的專欄,當然,也會需要一些新鮮的東西。
陳思琦做石夏老師的回顧策劃是一類,找《時空之子》的作者姜玉白畫封面是一類,還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和點子。
因為是實體書,版面有限,陳思琦又儘量地想要給出一本內容豐富的書,而不是一個花花架子,所以,她對內容的需求非常大,不過好的內容總是稀缺的,她不能等人上門來,只能自己主動出擊。
一方面,是去攻略那些已經成名的大作家們,另一方面,則是去找那些在各個領域頂尖的人物,溝通他們跟《跳起來》的合作,甚至在一月份出版的這一期,裡面有一個內容就是一個著名的裝修設計師寫了一篇文章,關於房子裝修設計的一些技巧,和她遇到的幾個典型案例。
陸嚴河當時審稿的時候,看到這個,還有些犯嘀咕,心想,《跳起來》的讀者會不會願意讀這種東西——結果反響很不錯,雖然沒有在網路上形成熱點話題,卻被很多讀者反應“希望以後可以多刊登這樣有意思也有實際用處的內容”。
比如現在,陳思琦又在做一件事。
“這是一個調查問卷,大家把連結發給你們的同學一下,儘可能地擴大調查範圍,讓案例和資料可以更多一點,這樣也更能指導我們後續怎麼做《跳起來》。”
陳思琦做了一個關於“你希望在雜誌中讀到什麼內容”的調查問卷。
專門面向普通的大學生,而非《跳起來》的讀者——那是另一個調查問卷了。
陳思琦說:我們一定要想盡辦法擴大《跳起來》的知名度和讀者群。
一月份出版的這一期《跳起來》,上市兩週,實體書銷量4.1萬,電子書銷量1.3萬,銷量資料已經控制住,不再下滑。
而每一期《跳起來》的出版,都能夠帶動前面的幾期再迎來一波新的銷售,所以,實際上《跳起來》每一期出版能夠帶來數百萬的收益,分到陸嚴河和陳思琦兩人手上,也有數十萬。
陸嚴河都覺得不可思議。
一本主題書,或者直接說,就是雜誌,就這樣被他們幾個年輕人給做起來了。
別說他們覺得不可思議,連江印出版社的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
要知道,一本長期、固定、暢銷的雜誌對於一個出版社來說,其價值遠遠超過每個月帶給出版社上百萬的利潤——而在這個實體書不斷衰落的時代,這個利潤已經是極大的數字。
江印出版社今年每個人的年終獎都漲了不少。
蕭雲專門跟陸嚴河說:“我真的很久不讀雜誌了,你做的那個《跳起來》我挺喜歡讀的,我可不是跟你說場面話,每一期我都買了。”
陸嚴河問:“你是為什麼喜歡?”
“因為有東西看啊,很多內容都是我喜歡的,那個叫白雨的作者寫的,我就很喜歡,很多話都是我自己想表達但是又組織不出語言來表達的。”蕭雲說,“還有劉家鎮的那個,我也一直在追,一直很想知道兇手到底是誰。”
陸嚴河沒想到蕭雲愛看的竟然是,他本來以為蕭雲愛讀的是每一期明星藝人所寫的那些文章。
“學表演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就一直強調,我們做演員的一定要讀各種各樣的文學作品,經典的,流行的,現實主義的,浪漫主義的,等等。”蕭雲說,“不過有幾本傳統文學雜誌,我雖然一直有在訂閱,可其實很難讀下來,《跳起來》上面的不那麼詰屈聱牙,我很喜歡,對了,你們剛發過的石夏老師的,我也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