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的出版圈的人都說陸嚴河干了一件很厲害的事情,很多人都希望陸嚴河這本書能夠做成一個長期出版的書系,只有鬱江,看不得別人好,還指責別人。
——現在這個年頭,剛上市就賣出了七萬冊,這是什麼概念,他們知道嗎?更何況,這還是葉脈網都已經開放了三天免費期,讓很多人可以免費讀完的情況下賣出去的資料。
……
網路上風起雲湧,各種發言、態度、議論。
辛子杏、許小茵、陸嚴河和陳思琦四個人有一個群聊,辛子杏就在群裡說:現在網上這個熱度,感覺我們任何宣傳和營銷都不用做了,《跳起來》我們葉脈網的銷售資料增長得很厲害,本來以為免費期過去,上架銷售的銷量不會很高,沒想到碰到今天這麼件事,竟然帶來了很多人對這本書的關注,目前電子書已經銷售了3.2萬冊了。
許小茵說:實體書各個渠道反饋回來的資料也很好,我們又一次加印了,現在是第四次加印了,這一次一口氣加了三萬冊。
陳思琦:鬱江為什麼總是針對陸嚴河?
許小茵:家鎮說,他有一次跟鬱江一起參加一個活動,聽到過她編輯說鬱江很針對嚴河,是因為嚴河之前拒絕過一部改編自鬱江的網劇,鬱江覺得自己被侮辱了。
陳思琦:???什麼玩意?
許小茵:嗯,你沒聽錯,我也很詫異。
辛子杏:因為拒絕一部改編自她的網劇,就認為陸嚴河侮辱她?這是什麼邏輯?
陳思琦:她現在就跟條瘋狗一樣,在網上到處咬人。
許小茵:她其實一直就是這樣的性格,我們都聽說過,很難搞,跟她合作的出版社是崑崙出版社,如果不是因為她的書特能賣,估計早就跟她結束合作了。
辛子杏:我個人覺得,嚴河不用再對她所說的話做任何回應了,這個人油鹽不進,說道理也她也只會胡攪蠻纏,斷章取義,現在網上大多數人都是支援嚴河的,這就夠了。
許小茵:是這個道理,比起這個,我們還是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尤其是要討論一下後面的書怎麼做了。
陸嚴河終於冒泡了:剛下課,沒想到鬱江說了那麼多話,小茵姐,你跟家鎮哥和明音姐都說一下,請他們不用再幫我說話了,沒有關係,隨便她說去吧,如果出版社和葉脈網這邊都願意繼續做下去,那我們就準備啟動第二期的製作了。
許小茵:當然沒有問題,現在這個銷售情況,遠遠超出了預計,我們甚至準備拿一個雜誌號出來,專門給《跳起來》用。
陸嚴河:嗯,那關於後面怎麼製作的事情,等思琦回來,我們一起見個面吧?
許小茵:沒問題。
辛子杏也說:根據現在的情況,我們肯定是願意追加每一期的製作經費的。
陸嚴河:嗯,我跟思琦也商量一下,看看後續把每一期的製作經費定在什麼標準,之前製作第一期的時候,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正好這一次一起解決了。
辛子杏:OK。
陸嚴河跟她們聊完,從教室離開,去圖書館自習室。
走在路上,他在認真地思考《跳起來》後續的製作問題。
第一期的《跳起來》一炮而紅,無論是電子書還是實體書,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最終呈現出銷售飄紅的盛況。
各方面的反應也比陸嚴河想象中要好很多。
哪怕有鬱江這樣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可也無傷大雅。尤其是從側面來說,鬱江這件事還給《跳起來》無形中做了很大的宣傳,都讓《跳起來》上熱搜了,讓很多人都對《跳起來》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開門紅之後,第二期的內容也同樣很重要。第一期能夠迎來開門紅,確實是因為在很大程度上因為有江玉倩為首的明星作者的原因。但是,陸嚴河並不打算把這本書做成一個明星藝人的刊物,它的定位終究還是一本文藝書籍。
接下來要面臨幾個問題:
一、《跳起來》的出版書籍要不要固定?是像雜誌那樣做成月刊或者雙月刊,還是做好一本,出一本?
能夠有一個固定的時間當然是最好的,這樣的話,可以讓讀者們養成固定習慣,也會因為這個固定的出版時間而留住這本書的讀者。
畢竟做一本出一本,那每一本出版都需要重新投入大量的宣傳資源。
陸嚴河還是傾向於固定時間。
二、《跳起來》第一期的製作經費就達到了將近十萬元的成本,這根本沒有計算他、陳思琦和徐明月幾個人的酬勞,他們三個人都是在打白工,後面要做下去的話,肯定不能夠這麼持續下去。
第一期的成本這麼高,主要還是因為陸嚴河他們的稿費標準定得很高,都幾乎是按照最高標準發的,第一期的創作陣容也確實很強大。
陸嚴河跟陳思琦溝通了一下想法。
陳思琦說:“按照目前《跳起來》的銷量,按照實體書能夠賣出15萬冊、電子書能夠賣出10萬冊計算,我們兩個人能夠賺到122萬左右。”
“多少?”陸嚴河吃了一驚,難以置信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