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的紛爭並沒有影響到陸嚴河的學習生活。
不過,周圍同學卻似乎因為這件事,對他的態度還怪小心的,似乎是擔心他心情不好,一旦接近他身邊,說話都會變得小聲一點。
陸嚴河也不知道該說什麼,總不能見著一個人就說“我沒有被網上那些攻擊影響到,你們不用這樣”。
幸好,因為一上午都是課,大部分時間,陸嚴河都集中注意力在聽課、做筆記上。
大一上學期的課,主要的課程都是文學史、文化概論、語言學基礎等。
這些課程,陸嚴河上得很吃力。
因為他真不是一個對文學或者語言有興趣的人,他只是喜歡讀,頂多喜歡一些詩詞而已。
他沒有相關的積累,老師們在課堂上旁徵博引的典故也好,一些事蹟也好,陸嚴河大部分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只能暫時記錄下來,下課後再查詢資料,才能弄明白。
當初選擇歷史為第一志願,文學為第二志願,就是因為更喜歡歷史一點。
但是歷史沒有錄上,錄到文學專業,是想著對以後自己當演員有幫助,能夠提高文化素養。
現在來看,夢想都是美好的,現實其實沒有這麼美好。
中午一下課,陸嚴河開啟手機,看到李治百五分鐘前在群裡面問他和顏良回不回去吃午飯。
顏良回了一個OK。
陸嚴河:我不回去了,去圖書館,一上午的課,很多都聽不懂,得惡補。
李治百:那你中午又就吃個麵包?
陸嚴河:嗯,晚上要跟同學聚餐,中午隨便吃點算了。
李治百:你別最後營養不良。
陸嚴河:危言聳聽,又不是沒吃。
李治百:吃了跟沒吃一樣。
陸嚴河:……
今天也是《跳起來》在葉脈網上架的第二天。
陸嚴河在去圖書館的路上,就第一時間開啟了APP。
在《跳起來》的閱讀主頁,加入書架人數已經突破了39萬。
按照葉脈網的規則,想要閱讀《跳起來》,必須是註冊使用者才可以,未註冊的遊客只能閱讀前三頁。
所以,陸嚴河猜想,這39萬人中,估計大部分都是江玉倩和李治百的粉絲。
如果沒有他們,這個數字肯定是不會有這麼好看的。
陸嚴河主要看的是評論區。
他想知道大家對這本書的評價。
然而,就像市場對這本書的定位一樣,這本書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粉絲向的趨勢。
評論區裡,大部分都是幾個藝人的粉絲在誇他們的偶像。
劉家鎮、明音、白雨他們這些作者寫的,卻極少有人討論。
陸嚴河有些失望。
這本書的熱度是達到了大家的預期的,甚至有些超過。
只是這個熱度並非源於內容本身,這讓陸嚴河鬆了口氣的同時,也還是有些猶豫,這種情況下,還能接著做第二本嗎?
正想著,陳思琦就打電話過來了。
“你下課了吧?”陳思琦問。
“下課了,在去圖書館的路上。”陸嚴河說,“剛才我還在看《跳起來》的評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