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表示我們的誠意,如果你願意選擇我們,我們會提前支付十萬元的稿費給你們。”許小茵說,“我知道,葉脈網肯定也不差錢,但實體出版的成本遠遠高於電子閱讀,請相信我,這是我們目前能夠給出的最好的條件,比這個更好的條件不是開不出來,但我說實話,那真就是賠本賺吆喝了。”
陸嚴河點點頭。
實體出版的版稅,陸嚴河是之前也大約瞭解一下,一個普通作者現在版稅大概是6到7個點,也就是一本書的定價X(6%7%),有名氣一點的作者大概可以拿到8到9個點,特別牛掰的可以拿到12個點,甚至是14個點,到後者基本上就是百萬級銷量的“王炸”作者了。
許小茵能夠給陸嚴河主編的這樣一本Mook提供9個點的版稅,確實不虧待他。
“當然,我知道你做這本書不是為了稿酬,你想要賺錢,接一場商演就輕輕鬆鬆能賺到比出十本書還要多的錢。”
陸嚴河心想,你高估我了。
但確實,他和陳思琦要做這本書,真不是為了賺錢。
“比起這些表示誠意的數字,我們會在實體書渠道的推廣上下功夫。”許小茵說,“這也是為什麼我希望能夠拿下這本書的原因,現在實體書的銷售主要就是書店和電商兩大類,我坦白說,你的名字會幫我們拿到更優惠的條件和門檻,不僅僅是這本書,你這本書能夠成為一張門票,幫助我們出版社更多的書拿到更多的宣傳資源。”
“隨著紙媒的衰落,其實實體書、尤其是虛構類面向讀者的渠道就收窄了很多,越來越多的虛構類不得不依靠概念化營銷來炒作,否則就賣不出去,我真心地希望你這本Mook能夠長長久久地做下去,成為一個品牌,在這個紙媒衰落、網路發達的時代,找到一條新的路。”
“這可能是所有做出版行業的人的一種情懷吧。”許小茵說著,微微笑了起來,“看到你考完之後,願意跟你的同學一起來做這樣一本Mook,我真的很感慨,沒想到過了這麼多年,又開始有像你這樣有名氣的人願意用自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來做書了。”
很多名人都會在成名之後,寫一本書,但往往寫的是自己,寫名氣背後的那些心路歷程。
陸嚴河卻是在用自己的名字,做一本名為Mook、實際上就是雜誌的書。
對旁人來說有些無法理解、不務正業的行為,對許小茵這種從事出版工作的人而言,卻是一種類似看到文藝復興般的情懷。
同樣是這一天,儒毅影業舉辦了他們的年度釋出會。
陳梓妍作為儒毅影業的一個小股東,也受邀出席了本次釋出會,卻意外地在這裡見到了劉家鎮。
“家鎮!”陳梓妍驚喜地跟他打招呼。
雖然只是在陸嚴河搞直播交流的時候跟他見過一面,陳梓妍卻記憶力很好,一眼認出了他。
劉家鎮正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有些坐立不安、不太適應這樣的場合呢,突然被人喊到自己的名字,嚇了一跳,侷促地抬頭,看到了一張熟悉的臉,規規矩矩站起來,向陳梓妍鞠躬,喊:“梓妍姐。”
陳梓妍笑著走過去,拍拍他的肩膀,說:“你怎麼今天在這兒?儒毅影業跟你有合作的專案嗎?”
劉家鎮點點頭,充滿社恐的臉上因為見到熟人,多了幾分安全感,“我那本《十九年犯罪實錄》,被他們買了電影改編權,今天會在這裡宣佈要改編成電影,然後讓我過來,讓我上臺,唉。”
說著,劉家鎮就嘆了口氣。
陳梓妍是見識到這位青年家的社恐的,她哭笑不得,“沒事,我就在下面坐著,你要是看著別人緊張,你就看著我好了。”
劉家鎮眼睛一亮,“好。”
陳梓妍跟劉家鎮寒暄完,“那我先去我的座位了,回頭聊。”
“嗯嗯。”劉家鎮跟陳梓妍擺擺手,目送她走進人群裡,才在自己座位上繼續坐下。
過了一會兒,他這張桌子又來了兩個人坐下,也不知道是什麼身份和來頭。
劉家鎮跟他們點點頭,算是致意。
其中一個好一點,回以微笑,另一個直接鼻孔朝天,看不上人似的。
劉家鎮默默地記了這人一筆,撇開頭,沒說話了。
他手機嗡嗡震動了一下。
劉家鎮拿起來一看,原來是陸嚴河發來的訊息:家鎮哥,之前跟你約的稿子,寫得怎麼樣了?這個星期能給我嗎?
劉家鎮一看時間,今天都已經週四了。
他打字回覆:抱歉啊,其實已經寫好了,但我自己讀的時候發現犯罪的詭計設計得太簡單了,我想改一下,但陷入瓶頸了,想不出來,困擾我好幾天了,請再給我點時間思考一下。
陸嚴河馬上回復:嗯嗯,我們計劃八月十號截稿,《跳起來》的發行計劃有變,將會同時由江印出版社做實體書發行,所以時間比之前要緊張一些了,麻煩了!
劉家鎮看到《跳起來》要做實體發行的訊息,一愣,回覆:好的好的,我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