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嚴河和陳思琦在最後被官方號@。
陸嚴河和陳思琦相繼轉發了這條動態。
陸嚴河發了一個笑臉,說:跟同學一起做一本主題Mook,從來沒有過的經歷,每天都在面臨新領域、新問題,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累,也是快樂的。
陳思琦:嗯,吃一頓27塊錢的飯,解決一個關鍵性問題,這頓飯很值。
然後,葉脈網就花錢把陸嚴河和陳思琦給買上了熱搜。
當天,葉脈網搜尋量激增三倍,訪問量提高160%,葉脈網開闢的《跳起來》預約連結,預約數突破了一千三,其中,有將近一半是新註冊使用者預約。
這個資料到底是高是低,要看怎麼評估了。
對葉脈網內部來說,這是一個在他們預料範圍之內、但是又讓他們很滿意的數字。
現在《跳起來》這本書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個主編名字,能夠馬上得到一千三的預約數,說明陸嚴河的粉絲是真的有不少,能夠因為陸嚴河一個名字,就對這本書感興趣。
但對一些營銷號和不懂行情的媒體來說,卻讓他們紛紛對陸嚴河唱衰。畢竟這可是一個XX明星登上封面、這本雜誌會直接數萬、甚至十幾萬地售空的流量時代,能夠帶動多少銷售,已經成為一個明星藝人人氣的試金石。而陸嚴河竟然只能夠號召到一千三的預約數,太拉胯了,根本配不上他最近這兩個月風頭正盛的勢頭。
《藝報》就有特約專欄作家在專欄裡寫:陸嚴河高考分數再高,在偶像藝人這個市場,也無法等價轉化出相應的粉絲號召力。
更多的媒體,是質疑陸嚴河主編主題Mook這件事行為本身。
從事媒體工作的,大多都是瞭解一些行情的。
他們質疑陸嚴河一個剛畢業的高中生就能做主編,質疑葉脈網唯流量、唯明星、不尊重專業。
也有曾經的紙媒工作者吐槽陸嚴河一條路都還沒有走穩就開始往另一條路躥騰。
對《跳起來》這本書持樂觀支援態度的,大部分都是路人。
這樣的形勢,陸嚴河他們之前也有過預料,只是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兇猛。
有一些人專門跑到陸嚴河社交平臺評論區吐槽他,質疑他,陰陽怪氣地說做明星藝人就是好,做什麼都比普通人順利,想做什麼做什麼。
葉脈網那邊就更甚了,不少人到葉脈網那條發言下面潑冷水,質問他們是給陸嚴河開了多高的酬勞,才讓陸嚴河跑來給他們做主編,還說他們錯估了市場,這本書肯定會賠本,賣不出去,等等。
葉脈網的官方號在自己評論區做了個簡單的回覆,說:《跳起來》並非我們請陸嚴河來做主編,而是我們得知陸嚴河和他的同學有這個想法,才去談的合作哦,並沒有提供任何酬勞,只負責了這本書的製作經費。
葉脈網這麼一回復,又冒出來很多人嘲笑陸嚴河太拉胯,葉脈網找他合作,都不打算提供任何酬勞。
“……”
這麼大規模唱衰的聲音讓葉脈網始料不及。
陸嚴河也從一開始的無所謂態度變得慢慢有些擔心了起來。
他甚至有些不解,疑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牴觸這件事?
陳梓妍反倒跟他說:“嚴河,你要慢慢開始學會接受這件事,你是藝人,無可否認,你確實受到了這個身份帶來的很多的便利,也有著很多普通人所得不到的資源,所以,即使大家不用公平的尺度來衡量你,你可以感到不舒服,但你沒有立場去解釋,對於你來說,唯一能做的,就是去把它做好,用最終的成績告訴所有人,你來做這個事情是正確的選擇,你沒有浪費這些機會。”
陳梓妍的話讓陸嚴河產生了深思。
主要是陸嚴河沒有想到,陳梓妍竟然會這麼說。
陸嚴河一直沒有覺得自己的藝人身份給他帶來了很多便利,甚至在過去這一年中,質疑、困擾比便利多很多。
真正要說便利,就是高考成績出來以後,突然就多了很多的工作,那也是因為他自己知名度上來了,而不是藝人的身份帶來的。
但是,陸嚴河也承認如果他不是陸嚴河,他絕對不可能有機會來主編這樣一本書。
他之前沒有認真地思考過這兩個想法之間的矛盾,現在陳梓妍卻一針見血地戳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