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琦說:“那你想沒想過我們製作這本書的製作經費上限是多少?”
“沒有。”陸嚴河繼續搖頭。
陳思琦說:“辛子杏提醒了我們一件事,我們並沒有去做一個詳細的預算表,我先做了一份,你看看。”
陳思琦把她做的預算表發給了陸嚴河。
陸嚴河在電腦上點開。
製作經費五萬元。
虛構版塊的稿費就佔了兩萬元,預計刊載篇數為五篇,平均稿酬四千元/一篇。
明星藝人的學生時代,預計1500字3000字之間,稿酬兩千元/一篇,預計六篇,共一萬二。
還有其他各種七七八八的稿酬支付,約為一萬元。
光是稿酬部分,就是四萬二。
剩下的八千,全都要用在版面設計上,還不夠。
陳思琦說:“這非常不專業,只是我能想到什麼,就先寫上,自己估算了一個數字,這都沒有算任何的編輯和其他人工成本。”
陸嚴河猶豫了一下,說:“那五萬元的製作成本肯定保守了。”
“是的。”陳思琦點頭,“所以,我才問你,你認為放在葉脈網上能夠售出多少本,我們又定什麼樣的價格呢?”
“這個要去跟葉脈網溝通比較好吧。”
“我們自己要有一個估算,如果是十元一本,我們要覆蓋五萬元到的製作成本就需要賣出五千本。”陳思琦說,“靠葉脈網一個渠道,能夠賣這麼多本出去嗎?”
陸嚴河說:“但除了葉脈網,還有其他渠道能夠上架這本書嗎?”
“做Mook,很多地方都可以上架,賣電子書的平臺還是有很多的。”陳思琦說,“如果獨家交給葉脈網發售,跟多個平臺一起發售,我們擁有的市場並不一樣,所以我認為我們要有一個估算和底價,再去跟辛子杏談這件事。”
“我聽她的意思,她肯定是想要讓葉脈網獨家上架這本書的。”
“如果是獨家上架的話,他們就要給我們提供更優渥的條件。”陳思琦說,“現在我們能夠拿出這樣的創作陣容,做出來的書至少不會沒有人關注了。我們也有了可以跟各家平臺談合作的底氣,一本有銷售前景的電子書,肯定很多平臺是感興趣的。”
陸嚴河點點頭。
陳思琦說:“你覺得我們是先跟其他平臺接觸一下再去跟葉脈網談,還是先跟辛子杏再談一次,看情況再說?”
“先跟子杏姐再談一次吧,我之前找她幫忙,她也第一時間就給了我反饋,在跟她的合作上,還是別太公事公辦吧。”
“好。”陳思琦點頭。
因為這個事情,陸嚴河這幾天突然一下就有了很多事情要做,連直播的時間都變少了。
陸嚴河去舊書店買了很多之前的雜誌,一本本地翻閱,做各種筆記。
Mook也是一樣的,如果僅僅是文章的堆疊,那就是一本作品集而已,比起一個常規的作品集,雜誌和Mook有一個很大的區別,有顯著的“主題”和“話題”概念。
直播間裡,大家看到陸嚴河突然開始看過去的那些舊雜誌,都有些疑惑,不知道陸嚴河為什麼突然開始看舊雜誌了。
手機後臺彈出陸嚴河開始直播的提示時,陳梓妍還在開車,她點了進去,一路當背景放著,直到她開到家了,陸嚴河都一直在翻看他手邊那些雜誌,因為靜了音,只有畫面。
陸嚴河要跟同學一起做個雜誌這件事,聽起來怎麼都有些匪夷所思,但陳梓妍心裡面覺得再不靠譜,她也沒有阻止。
十九歲的年紀,隨便怎麼折騰。這是陳梓妍的想法。
無論怎麼折騰,對陸嚴河來說都是很寶貴的經歷。
陳梓妍不希望陸嚴河變成一個生活中只剩下演藝工作的藝人,也不希望他從此就遠離了真實的生活。
陳梓妍身上有著老派的經紀人的風格,不想把藝人當商品,也不希望他們是流水線產品,希望他們有著自己的風格,自己的特點。
如果周平安希望自己的藝人少折騰一點,最好百分之百聽話,那陳梓妍則是希望在非原則問題上,自己的藝人越能折騰越好。
這是不同年代成長起來的經紀人,不同的特點。
儘管現在大環境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可是陳梓妍還是希望自己的藝人像過去那些巨星一樣,釋放出自己的人格魅力,並將魅力最大化,而不是包裝、貼標籤,只追求單純的熱度。
陳梓妍覺得陸嚴河要做雜誌,做Mook,都是好事,能折騰,成功了好,失敗了也是好,多一點人生的體驗和經驗,對豐富一個人的人格太有幫助了。
陳梓妍就是覺得陸嚴河太“三好學生”了一點,優秀是優秀,卻顯得有點溫吞了,不那麼個性分明。
陳梓妍寧願他多折騰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