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的現場活動是有直播的。
許小茵有一種預感,陸嚴河剛才的分享會得到很多人的喜歡。
因為他的分享很誠懇,沒有賣弄,全是自己真實的話。
但是,登陸一看,這段分享發言似乎並沒有得到預想中的熱度。
僅僅數千人觀看而已,評論裡大部分都是正面的,有意外陸嚴河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的,也有驚訝陸嚴河對閱讀竟然是真的熱愛的,各種各樣,不過加起來也就幾十條。
許小茵不理解為什麼只有這麼點人觀看。
是他們的宣傳做得太拉胯了嗎?沒什麼人知道這個活動?還是這個活動本身就不吸引人?
許小茵有些失望地關掉手機,抬頭正好看到徐明月。
“明月,陸嚴河已經離開了嗎?”
“沒有,他說他跟同學約好了,讓我不用再管他了。”徐明月說。
許小茵:“今天陸嚴河的發言,你覺得怎麼樣?”
徐明月猶豫了片刻,說:“他幾乎沒有用我給他寫的稿子,都是自己準備的。”
許小茵點頭,“這一點你習慣就好,雖然有很多嘉賓會用我們提供的稿子,但也有一些嘉賓會選擇說自己真正想說的話,我們請陸嚴河過來,就是想要透過他的影響力來為我們這個活動站臺,他願意在這樣的場合分享自己的真實感受,我感到很意外,但也很敬佩。”
“嗯,我也一樣,我的室友是陸嚴河的粉絲,以前我一直不理解為什麼會有人追星,我也喜歡看那些長得好看的明星,但要我用更多的時間去追他們,把他們當成偶像,我無法理解,認識了陸嚴河之後,卻慢慢理解了,他年紀比我小,可是他的言行舉止卻讓我有很多受用的地方,明明才高中畢業,卻比剛剛開始實習的我更加人情練達。”
許小茵溫柔地看著徐明月,說:“你也不要妄自菲薄,陸嚴河是因為十五歲就出道做明星了,他雖然年紀比你小,但比你早進入成人社會好幾年,當然比你更練達,這都是可以鍛煉出來的,這一次活動你忙前忙後,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幫助,辛苦了。”
徐明月連忙搖頭,說:“我要謝謝小茵姐為我提供了這麼多的機會,還不遺餘力地指導了那麼多。”
那篇她為陸嚴河寫的稿子,許小茵就幫她改過不下三回。
“等會兒晚上我們出版社會一起聚餐,你也一塊兒參加吧。”許小茵對徐明月說,“社長雖然不會來,但社裡其他幾個領導都在,是一個讓他們認識你的機會。”
如果徐明月畢業以後希望進入江印出版社工作的話,讓出版社的高層提前認識她當然是一個很珍貴的機會。
徐明月馬上就懂了許小茵的用意。
她興奮地眼睛一亮,點頭,說好。
“今天來這裡的人還挺多的,我還以為現在這個時代看實體書的人已經幾乎沒有了。”陳思琦看了看四周熱鬧的人群,對陸嚴河說道。
陸嚴河已經戴上了口罩。
他說:“還是有很多人願意捧著一本紙質書,放在手裡閱讀的,我直播間就有很多人說,他們從小養成的閱讀習慣就是看紙質書,不過,隨著電子閱讀越來越發展,現在的小孩都習慣了電子閱讀,也許有一天實體書真的會完全被電子閱讀取代,其實,無論是實體書還是電子閱讀,都只是一種形式,形式會更新換代,但是大家對於書、對於故事、對於文字的需求不會消失。”
陳思琦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他,說:“每次聽你說這些,我都覺得很驚訝。”
“嗯?”
“不像一個藝人。”陳思琦說,“你要是跟我說影視劇,說音樂,說舞臺表演,我都覺得能習慣很多。”
陸嚴河沉默了。
“可能是我也是那一批小時候看實體書長大的小孩,所以有點捨不得吧。”陸嚴河說的其實是自己穿越過來之前的事情,“沒有手機,也不能上網,所以會跟同學一起看各種各樣的雜誌,有哪個同學買了一本,大家都會借過去讀,還要小心被老師發現沒收,我很喜歡讀,有很長一段時間,讀是我唯一的精神娛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