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典型的觀眾喜歡看什麼、就怎麼拍的綜藝節目導演。
李治百聽了,撓撓頭,說:“我怎麼覺得這個節目形式挺文藝的?我不是這種風格啊。”
“整個節目的風格是慢綜藝一點,搭配著人文和溫暖一點的氣息,但實際上,我希望各種性格的人都能夠有。”李真真說,“你可以理解為,觀眾們透過你們這七個年輕人的同居生活,來觀察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這也是一檔觀眾對你們的觀察節目。”
李治百想了想,說:“我倒是沒什麼,不過,周平安不一定會同意吧?每次我錄節目,他都一定要求節目方提供劇本的,絕對不允許我出現任何的黑料,我出現在這個節目裡,應該會暴露蠻多缺點的,他肯定接受不了。”
“你能接受嗎?”李真真忽然問。
李治百聳聳肩膀,“我無所謂啊,我一直不喜歡做一個完美的人。”
李真真說:“那你經紀人那邊的問題,我們一起去克服,好不好?”
“呃,我還不知道我想不想錄這檔節目呢。”李治百直言不諱,“聽起來跟我很不適合。”
李真真看了看陸嚴河和顏良,忽然問:“那你跟這兩位是同居吧?”
“同居?我……算吧,也就是住在一個房子裡,用這麼噁心的詞幹什麼。”李治百吐槽,“這不都是用來形容男女關係的詞嗎?”
李真真笑了起來。
“也不是這麼說的,其實這個節目就是這個意思,只不過跟你同居的人換成了別的六個人。”李真真說,“你這樣真實的性格,坦白說,現在演藝圈裡很難找,很多人都擺耿直的人設,實際上就是沒禮貌,我不想找一些我不喜歡的藝人出現在這個節目裡,我希望這個節目能夠長長久久地做下去,做成一個綜藝版的老友記,一年一會,大家從年輕的時候透過這個節目認識,然後彼此見證成長、發展,包括顏良和陸嚴河,他們作為你的好朋友,也可以參與到節目的錄製中,去你們的房子做客、住宿,關鍵是,你願意拿出這麼多的時間,去嘗試一種新的節目模式嗎?”
李治百深吸一口氣。
“你這說得我壓力好大?那不會我回頭不想錄這個節目了,還得被綁在這個節目上吧?”
“有聚就有散,我只是提出了一種我對這個節目的設想,如果你後面要走,當然也是可以的。”李真真說,“在很多成熟的知名系列節目裡,不乏常駐嘉賓到了某一季離開的事情,我很不想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但真有這麼一天,我當然希望好聚好散,實際上,你並不需要擔心這些事情,我們現在討論的只是第一季。”
李治百說:“我要考慮一下,我說實話,這個節目的主題不太吸引我,跟一群陌生人同居,我都嫌麻煩多。”
李真真和陳必裘對視了一眼。
兩個人都沒有再繼續勸說。
吃過晚飯,他們就跟李真真和陳必裘道別了。
在道別以後,李真真和陳必裘並沒有直接離開,而是又去了附近一家清吧。
“李治百的興趣似乎不大。”陳必裘說,“你怎麼考慮?”
李真真沉思了片刻,說:“我很喜歡李治百的性格,我還是希望能夠把他作為常駐嘉賓,但實在請不到他,也沒有辦法,只能看看其他人了。”
陳必裘:“我一開始還以為他會不樂意被你觀察幾天,他這個人脾氣挺大,而且你也知道,他家境好,不缺資源,人氣也高,有點驕傲在身上,不怎麼買別人賬,別看他一口一句周平安做主,實際上他不樂意做的工作,周平安也逼不了他。”
“就是這樣的性格,我才覺得節目裡需要一個這樣的人。”李真真說,“裘哥,你知道的,這種節目的製作經費並不高,我也不是非要做出一個大紅大紫的節目,我只是對這樣的主題很感興趣,也一直想要做這樣的節目,但如果嘉賓沒有讓我想要拍攝的慾望,這檔節目我也沒辦法投入百分之百的激情。”
“你要記住,你只是一個綜藝節目的導演,不是一個作者型的導演,即使是作者型的導演,也還是要為投資方負責的。”陳必裘勸道,“要是節目真的不火,沒有積累到一定的粉絲,肯定無法系列化下去,對你來說,李治百是性格非常合適的藝人,但對我來說,他是投資方、品牌方和平臺方買單的人氣藝人,他來參加,這個節目才有金主。”
李真真點頭,“我知道。”
陳必裘:“目前你準備請的七個嘉賓中,李治百的人氣是排在第一檔的,如果他請不到,就必須要請一個跟他人氣相當的,否則,你的節目未必能開拍。”
“但要是嘉賓不合適的話,人氣再高,節目拍出來也沒有效果,沒有化學反應。”
“我相信你的判斷,可你要知道,如果沒有人氣高的藝人,你的節目都拍不了,談什麼效果和化學反應?”陳必裘說。
李真真沉默了。
陳必裘:“李治百不是也沒有拒絕你這幾天跟在他身邊觀察他嗎?你聯絡他,先跟著他觀察看看,他那臭脾氣,也沒什麼文化,你跟他講理想,講節目理解,他都未必聽得懂,不如打感情牌,讓他對你熟悉,然後就不好意思再拒絕了。”
李真真:“……”
她真不樂意用這種手段。
但是陳必裘是她在綜藝這一行的帶路人,她一向信任他。
如果不是他牽線搭橋,並給她這檔節目做製片人,她這個節目都拿不到籌備綠燈。
真要這樣做嗎?
李真真陷入糾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