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嚴河直接挑明瞭,《星辰軌道》是出版社送的,免得回頭有人知道了這事,添油加醋說他收了推廣費。
那可就冤大了。
因為《星辰軌道》是一本青春文學,陸嚴河一開始還有點看不太進去,因為他不是個傳統的文藝青年,對那些少年少女的情懷、心緒,沒太大的感覺。
但這個故事卻是一個後勁挺大的故事,講的是一個高中社團社員的故事,講他們在高中一塊兒參加比賽,然後高考結束,各奔東西,中間彼此偶然有聯絡,但彼此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直到大家都參加工作了,社團指導老師突然因病離世,把大家從天南海北重新召集起來,再次面對當年留下的遺憾的故事。
故事其實不是重點,也不算多麼有創意,但作者的文筆非常好,不是辭藻華麗的那種好,而是非常能帶動讀者的情緒。
比如它寫書中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的遺憾,寫的是他高中總是故意惹她生氣,又在她生氣以後巴巴地道歉,反覆橫跳,讓人覺得這男的暗戀女孩那麼久都沒有被女孩察覺,是活該,直到男生家裡出事,他再也沒有主動去招惹女孩,甚至有些疏遠了她。
作者寫女孩在日復一日的日常生活裡,時不時想起那個討厭的男孩,兩個人一直到高考之後,都沒有再像從前那麼熱絡,中間也因為學校活動,在彼此的學校見過幾面,但誰都沒有戳破中間那層窗戶紙。
然後,工作了。
然後,在社團指導老師的葬禮上重逢,兩個人聊起當年。
女孩笑著說當初你真的很討厭啊,總是故意惹我生氣,她沒有說她後來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時不時地想起他故意使壞時的竊笑,很傻,又傻得有些燦爛。
男孩說是啊,很抱歉,當時總是惹你生氣,他也沒有解釋自己為什麼幹了那麼多討厭的事情,忍不住想要看她在自己的捉弄下氣鼓鼓的樣子,追著他動手要打他的樣子。
女孩問後面你是不是有點討厭我了,似乎都不願意理我了。
男孩說沒有啊,只是快高考了,壓力有點大。
在大家一塊兒吃飯的時候,趁男孩去上廁所,男孩的朋友故意說漏了嘴,說男孩曾經暗戀過女孩。
女孩笑著沒有說話。
朋友問,如果他跟她表白的話,她會答應嗎?
她說,現在不會了。
朋友問為什麼。
她說,她已經在跟另一個人談戀愛了。
她這麼回答的時候,男孩已經回來了。
他聽見了她的回答。
第二天,大家各自從酒店離開,男孩先走,女孩後走。
兩年後,兩個人各自結了婚,都攜了當時的伴侶出席對方的婚禮。
他們真心實意地祝福著對方,從開始到結束,都沒有提過一次對互相的喜歡。
這只是這本里關於青春期暗戀的遺憾,還有其他很多種,都交織在這個故事之中。
陸嚴河讀這本,讀到後面,甚至有些眼眶泛紅,因為裡還有另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從小內向、比較自閉的男孩,因為沒有朋友,膽小怯懦,一直被自己的母親擔心,他父親去世很早,只有他母親在努力地拉扯他長大,很幸運的是,他在高中加入了這個社團,擁有了一幫屬於自己的朋友,也讓他封閉的內心慢慢開啟,開始願意跟周圍人交流。
上大四的時候,他的母親去世,社團很多朋友都來幫他處理葬禮的相關事務,都是年輕人,不懂這些,但全都不避諱,從頭到尾地幫著忙。
而後,畢業十年以後,他已經成為一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跟大家聊起當年為什麼會加入社團,他說,他當時在收到社團的宣傳海報以後,其實很想參加,但不敢主動來,如果不是大家一個接一個地把他拉到報名處報名,他可能永遠也踏不出這一步,所以他內心深處一直很感謝這些朋友們。
直到這個時候,大家才告訴他,當初他們之所以一個接一個地歡迎他加入,拉著他報名,是因為當年他的母親拿著這張宣傳海報,專門來拜託了他們。
——我兒子他是一個很內向的孩子,但他心地很善良,對天文地理也很感興趣,可以請你們主動邀請他來加入你們的社團嗎?
——他從小到大都因為內向而沒有同學願意帶著他一起玩,如果可以的話,能拜託你們試著跟他成為朋友嗎?
——這是阿姨自己做的一些牛軋糖,不知道你們喜不喜歡,如果你們喜歡的話,阿姨下次再給你們做。
——真的特別謝謝你們。
……
當年內向的、自閉的、不敢跟任何人交流的男孩,現在也成為了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員。
他仍然不是一個外向的、熱情的人,卻被同事說身上有溫暖的力量,是研究所同事們都願意信賴的人。
大四那年,媽媽去世,離開前,她一直握著他的手,看著他,眼眶泛紅,想說什麼,可最後什麼都沒有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