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昌業剛剛轉動了一半的身體,像是被按了什麼機括似的,平行的轉動了回來。
“這個……您有要更新的訊息嗎?”戚昌業的記憶力是非常好的,屬於能回憶起初中同學的長相的程度,江遠此前更新訊息的一幕,更是歷歷在目。
江遠將幾張照片挑出來,攤平在桌面上,道:“我展示給你看好了。”
說話間,江遠指著一張拍攝有捲簾門的鎖釦的照片,道:“這個卷閘門是被用特殊工具撬開的。”
接著,江遠又將兩張拍有地面鎖具的照片放成一排,道:“從這裡應該就能看出來,捲簾門的鎖釦,是用一種自制的z字型的套頭鋼板,加千斤頂撬開的。”
“您遇到過類似的案件?”戚昌業驚喜。
“沒有。”江遠冷靜的否定後,道:“所以我才說是z字型的,這個是從地面上的痕跡看出來的。其實千斤頂撬捲簾門的原理都是一樣的,類似於撬棍一樣,這名嫌疑犯只是把這種開鎖的裝備給固定化了,應該是有相當的熟練度的。”
戚昌業聽的懵懵懂懂。
當然,他沒有lv6的痕跡工具鑑定的技能,甚至連lv1都沒有,聽不懂也是自然的。
江遠見狀,扯了一張紙,就地畫了一個受力分析,道:“你可以拿給熟悉的技術員看一下,千斤頂撬卷閘門的留痕特點,是在向上作用力f的作用下,捲簾門的下沿會被z字型的鋼板擠壓變形,這裡就會看到不太一樣的痕跡……”
“區分是千斤頂還是撬棍呢,千斤頂的底座的壓痕通常會在卷閘門外的室外地面處,照片裡看不出來,有可能是被清掃了。但是,門內也沒有撬棍的痕跡,撬棍痕跡通常是不好清掃的,所以,沒有撬棍的痕跡,就可以認定是千斤頂撬開的。”
江遠這一段說的稍微有點繞,但戚昌業很容易就聽懂了。
而且,戚昌業還著重問道:“就是說,撬開卷簾門的方式,就只有千斤頂和撬棍兩種?”
“從捲簾門上的痕跡來判斷,一般來說,只會是這兩類。尤其是捲簾門下沿的變形,壓痕裡有凹凸起伏的坑點吧,這些相互位置就能反應出z字鋼板的端面的特徵。”
江遠說到這裡,用肯定的語氣道:“你如果能找到這隻自制工具,用顯微鏡檢驗的話,完全可以認定同一!”
戚昌業聽到這裡,也不管技術推理是什麼了,啪的一拍大腿,道:“我明白了,我馬上就去找這個自制工具。這個人,應該是專業盜開卷閘門的?”
“有可能。”江遠贊同。
都熟練到自制工具了,肯定是為了多多使用和方便使用這種工具。因此,說這名竊賊是專業盜開卷閘門的,也沒什麼錯。
當然,有類似喜好的竊賊肯定不止一個人,甚至在京城這種地方,指不定就有全國各地的江湖人士來揚名立萬,但擅長使用z字型自制工具的竊賊,肯定是不多的。
這種人,普通人或許一輩子都接觸不到,甚至江湖中人也不見得知道他們的自制工具是什麼情況,但總有知道的。
而要查詢這方面的資訊,不管是戚昌業還是陶鹿這樣的刑警,都有的是辦法。
戚昌業興致昂揚,再三感謝江遠後,匆匆而去,一邊走,一邊還掏出手機來,快速的發了幾條資訊出去。
走廊很安靜,噠噠的按鍵聲很有節奏,好似死神在蹦迪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