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同意劉顯的建議,開放軍營,讓百姓可以進來參觀。
然後就是祭天,祭祖,皇帝發表了講話,主要是談了一下現在大漢的局面,為了平定大漢內亂,有必要成了新軍,然後再正式宣佈西園軍成立。勉勵將士努力訓練,爭取早日形成戰鬥力,成為真正的精銳的無敵的王者之師,然後再開撥各地,平定叛亂。
跟著就是再正式的任命了一遍各級的軍將等等。
再就是讓這一萬多軍士,分別再演練了一翻,主要是騎射、軍陣、對戰等等方面。
完成了成軍儀式後,皇帝才回城回宮。
這裡,離西山皇陵其實並不算太遠了。
皇上本是可以到西山皇陵的行宮中去過夜的。
但是,他可能是考慮到現在何皇后還在西山皇陵的行宮,他便有些猶豫了。然後他就直接回宮,這裡的事,就全都交由劉顯來主持了。
劉顯當然也不推讓,當仁不讓的接過了西園新軍的總攬大權。
如此一來,曹操、袁紹、袁術等人,也全都受到劉顯的節制。
從各軍的糧草供給,到武器裝備等等的佩給,也全都是由劉顯說了算。
不過,劉顯自然也不會當真的找事故意為難他們。
劉顯第一時間,就是宣讀了西園軍的軍規,要求各軍,都必須要按這些軍規來執行,然後軍伍的組建招募等等,全都有了一個規矩規定。
甚至,再到了軍伍操練的一些細節上面,亦都有一定的行為準則。
隨後就分配了軍營。
在分配軍營的時候,劉顯的三軍,分別駐紮在三個方位,呈一個三角品字形,將另外七軍都隱隱的挾制在其中。居中的是何苗的軍營,左右分別是曹操及袁紹的軍營,然後就是其他。
安排分配好後,劉顯晚上再邀請各大校尉一起用餐,再商議一些細節的事宜。
從這一刻起,這西園軍就算是正式成立,各大校尉就可以放手的組建他們的隊伍了。
劉顯讓各大校尉齊聚,就是要跟他們說明一個狀況,軍糧軍械等軍耐補給供給,是按照他們實際的人數來配給的,所以,務必要求真實,絕對不允許出現吃空餉的事情。
劉顯要求,各軍最多隻有一個月的時間來招募好所有的軍士,要求滿編,只准多不準少。然後,各軍操練三個月,三個月後,各軍有一個大軍比,看看各軍的操練效果。大軍比之後,排名靠後的,會留下來繼續操練,而排名靠前的,會開始開撥各地平叛。
時間上,還真的比較緊張的。
不過,各大校尉的確顯得有些激動興奮,因為,可以開赴各地參戰,那就等於是有機會撈取軍功。
這是他們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眾人懷著興奮之情散去後,劉顯再悄然的離營,前往西山皇陵行宮。
何皇后自然也知道了在這附近建了西園軍營的事,也知道劉顯是這支西園軍的總督軍。她估計劉顯會抽空來找她的,便一直沒睡,在等著。
這一見面,自然就是乾柴烈火,先來了一場盤腸大戰,以解相思之情。
接下來的日子,劉顯白天就在軍營中處理事務,晚上就偷偷的跑到山上和何皇后幽會。
再過一段時間,太史慈也終於來到了京城,前來向劉顯報告。
太史慈果然生得儀表堂堂,顏值擔當。這時候的太史慈,僅比劉顯年長一點,如穿起戰甲,那就是一員白袍小將。
當劉顯告訴他,已經推薦他擔任西園軍十大校尉之一,讓他統領一軍。太史慈頓時就激動不已。因為他跟劉顯素未貌面,他本人又寸功未立,卻居然如此受到重視重用。
他當場就拜劉顯主公,誓死效忠,以報答劉顯的知遇之恩。
這個時候的太史慈,估計還沒有承諾追隨劉繇,所以,才會如此毫不猶豫的投效劉顯。
當然,劉顯之名對太史慈來說也的確如雷貫耳,相當熟悉,亦心感敬佩,所以,劉顯如此厚待他,他自然亦會以國士相報。
這樣,十大校尉也就到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