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愣了許久,或者也沒有多久,只是此時此刻的他彷彿是在時間的另一個維度裡,連呼吸都感覺變得比以往更為漫長。
十七年前的秋天,蓮空城外下著煙雨。秦先皇的強勢出手,擊殺了公輸家的家主公輸無構,也擊殺了天下第一忠義大將,前代龍將沈潮崖。那一戰之後,沈家公輸家被滅門,只留下了還是女嬰的公輸琉璃和年方六歲的沈小獵。
許多年後,人們回憶起那次事件,認為最大的影響便是造就了帝國兩個最大的通緝犯,賬房和鑄匠。
因為賬房和鑄匠在那一戰裡,都沒有了自己的家人。儘管很長一段時間沈小獵都為帝國所用,但最終書生的選擇沒有讓皇帝和言家意外,書生離開了對其有養育之恩的項武,成為了一個江湖人,一個賬房。
而對於公輸琉璃而言,帝國與她的關係就沒有如同沈小獵那麼複雜。因為至始至終,帝國都想要除掉公輸琉璃。
人們認為這兩個最大的通緝犯之所以背棄帝國,其根源……在於他們的家人。
但人們其實忽略了一件事。
那一戰之後,失去了父親的,其實還有一個人。
小皇帝。
秦先皇的忽然隱世退位,其實在當時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相比於小皇帝而言,秦先皇的名聲其實更接近傳奇,更像一個開國之人該有的樣子。在楚國並沒有露出明顯的衰敗跡象之時,能夠將楚國一點一點瓦解轉而成為整個大陸權力最高之人。隨後短短十數年間,擁有了可謂開天闢地之武,實力強絕足以斬殺龍將。這些往事都可以說是豐功偉業,人們對秦先皇大多帶著敬畏,畏多於敬。
而秦先皇的忽然退位,也的確是一件值得揣摩和深思的事情,但至今沒有人知曉原因,人們猜到或許是跟誅殺沈家和公輸家的原因有關,但這些都是猜測,誰也不知道真正的原因。
退位之後,沒多久,短短兩三年間,因為徹底的了無音訊,也因為皇族那邊似乎真的沒有了動靜,很多人,都以為先皇已經死了。至少在秦先皇還在的時候,言家不會在朝政之上那麼獨裁。
而在秦先皇傳位給了年幼的皇帝之後,言家其實起先是真的很小心,朝堂之上的每一個主意,都會揣測皇帝的想法,言番雖然不如言醒那般聰明,卻好歹也有著宰相之才。而言番認為先皇退位或許只是一個幌子,只是一個先皇用來檢驗群臣是否忠心的幌子。
言番這麼想著,於是前兩年,他都十分小心翼翼,但最終他還是確認了一件事。
先皇是真的走了,小皇帝的背後,再無依靠。
就如同沈家那個孩子一樣,沒有了自己的父親。
秦先皇該是死了,差不多在傳位五六年後,百官都這麼認為。而如今……距離先皇傳位已經過去了十七年。
十七年可以說十分漫長了。檢驗百官的野心也絕對不需要隱忍這麼久,這十七年間,楚軍慢慢壯大,魔宗慢慢崛起,西域和北域對帝國虎視眈眈,便連南域,弱小如銀月國,對帝國也是牆頭草一般的存在。
在數年前,鐵黎人險些攻佔霜川,那個時候先皇沒有出手。拯救帝國的乃是一介書生。
在一年前,鐵黎人再次侵佔霜川,帶著死亡的覺悟,將帝國一度逼入了絕境,但秦先皇依舊沒有出現,拯救帝國的乃是武林群雄。
如果先皇還活著,有著那樣強大的武藝,楚軍也許根本不會發展到今日的規模,而魔宗也永遠只會在地下活動,至於西域和北域,或許無法割斷他們的野心,但如果帝國還有著比龍將更強的戰鬥力,如果一代開國武者能夠御駕親征,也許帝國至今都不會面臨險境。
所以秦先皇該是死了。
百官這麼認為,百姓這麼認為,便連小皇帝也這麼認為。
不久之小皇帝遇到了龍脈武者,那個時候他沒有開口問,因為他認為父親已經死了。
可這一刻,朝堂之上,龍椅之前,這個人雖然蒼老了不少,身軀卻是依舊魁梧,眉眼之中帶著煞氣,也帶著絕對的生機。
秦先皇……還活著!
“父……父皇……”小皇帝並不是在回覆秦先皇,而是因為恐懼而自言自語。
為什麼要恐懼?他不知道……他有一種感覺,今日他的父皇,來者不善。
小皇帝端正了坐姿,但很快又意識到,也許現在自己已經不能坐在這裡,所謂坐立難安,他終於切身體會到了。
無論多麼厲害的人,面對自己的父親,總是帶著本能的畏懼。
“您……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回來?”答案小皇帝當然已經猜到了一些。
秦先皇面無表情,目光深邃,他凝視著自己的兒子,凝視著如今的皇帝,彷彿在這個身形比自己小很多,完全不通武藝脆弱到不堪一擊的身影上看到了整個江山。
但……看不到帝國的未來。
“這些年你做的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