弛硯南。這是一個很好聽的名字,也是一個在武林消失了有些年卻始終不曾被人忘卻的名字。人們無法想象天行不息是弛硯南所創,很多人以為該是更久遠的聖賢所創。
武學之道,在很多人看來就該是年代越久遠就越強,人們的很多意識就跟神話故事一樣,以為最強的生物都存在於洪荒時代。所以天行不息這種彷彿能從本源上改變武道的強大武學,就該是更早的先賢留下來的。唯有劍閣的劍聖們知曉,這門武功,是弛硯南所創的。
在提及弛硯南的時候,花刃衣注意到了師傅葉愁城的神情再次浮現出讚歎,這一次是心服口服的讚歎之色,甚至帶著些許遺憾。
“風枯於朝夕之間,便將當年投降了秦國的楚國高層百餘人殺的乾乾淨淨。這些事情,我雖然沒有親眼見到,但劍閣聚首的時候,卻是聽到宸師弟提起,帝國最強大的那些人,沒有一個能奈何風枯。事實上,風枯與秦國的恩怨我們劍閣弟子不該干預,但當年風枯錯殺了許多無辜的人,偏偏我師兄弛硯南,是一個……真真正正的仁人義士。他是那種明明已經走在了武道最高峰卻還能為了一個毫不認識的弱者獻出生命的人……”
那個讓弛硯南獻出生命的人,在中原的諸多客棧裡,花刃衣也曾瞭解過,乃是一個名為沈潮崖的前帝國龍將,花刃衣見識過現任帝國龍將的實力,心道若前帝國龍將也是這個水平,那可真的不該被稱之為弱者。
“後面的事情無需我多說,師兄找到了濫殺無辜的風枯,欲勸風枯不要為難尋常百姓,風枯卻說出了天坑的事情,師兄最終與風枯無法達成共識。只得……與風枯一戰,卻不料施展了比風枯的無限之道更強大的天行之力,風枯其人桀驁不馴,但在見到了天行之力之後,卻是感嘆再練百年也難以望其項背,從根源之上便已經輸了,竟是羞憤自盡……”
花刃衣大驚,劍聖這種級別的人物,一個能長時間進入極限速度狀態的真武強者,居然會羞憤自盡,那天行不息到底是何等絕學?
“天行不息……當真如此強大?”花刃衣有些難以置信。
“自然強大。可惜十七年前,他便死了,劍閣聚首的時候,只有五位劍聖,師兄與風枯都已經死了。天行不息的不息之力,乃是生生不息,有著無盡的元氣內勁可以施展,更能為修煉者帶來極為強大的軀體。僅僅憑藉這一點,便是絕對的超凡入聖的武學,但天行不息之中的天行之力,卻是無緣得見,師傅給師兄的評價是無竭之劍,但師傅也說,這並非最終的評價,因為真正的天行不息,師傅也沒有見過。見過這一切的,便是在風枯之後入世的第六位劍聖,也就是我的師弟,宸沙。”
宸回,宸沙,提及這個名字的時候,花刃衣就難免的想到了宸回。看來,這個人便是宸回的師傅。而前面所提到的無妄,便是荒月神教教主的師傅。
石洞之內的氣氛似乎隨著提及到宸沙而變得有些悲涼。師傅葉愁城給花刃衣的印象,大多都是極度的平靜,無悲無喜。某種意義上來說,雖然在教導自己的過程中,禮數都教的很透徹,但明顯,師傅並非是要將自己培養成下一個葉愁城。因為師傅本身,並非一個重視禮數的人,甚至有些離經叛道,所以這麼一個人教出一個極為重視禮數的花刃衣,該是有著別樣的用意。
禮數體現著涵養,儘管看著花刃衣的裝扮極為的平凡普通,甚至海風將花刃衣吹得有些鹹腥。可這些……都可以一一拭去,雖然花刃衣沒有細想,葉愁城也從來不提及,但花刃衣能感覺到,師傅對自己有著其他的期待。
想得有些遠,花刃衣回過神來,宸沙該是劍聖之中年紀最小,境界卻是非常高的一個人,在提及到自己這一輩的時候,花刃衣有注意到師傅對宸回的評價,由此可推斷,師傅其實與宸沙的關係不差,而且作為宸回的師傅,該是有著讓劍聖們也驚訝的天賦。
事實的確如此。葉愁城這麼一個人能夠有如此大的情緒波動,這個宸沙該是極為了不起。
葉愁城說道:“小師弟是我要提及的第六位劍聖,但若按照我們這一輩的順序來說,小師弟是第七位。亦即最後的一位劍聖。他入劍閣的時候,不過五歲……”
回想起宸沙年幼之時,那是數十年前的事情,葉愁城卻是覺得一切歷歷在目。那個時候的他正是壯年之時,劍閣之中的絕對強者,他得承認,神仙一般的師傅,很少帶回來如此年幼的孩子。大多孩子都是十歲起。
花刃衣不知道師傅提及這位劍聖的時候,為何會從五歲開始說道起來。
葉愁城自然不做解釋只是繼續自顧自的說著:“宸師弟年幼之時,並不會任何劍法,他甚至連握劍的姿勢都是錯的。師傅將他帶回劍閣,眾人本以為師傅會對他有別樣的照顧,可偏偏,師傅帶回來之後就不再管顧,不聞不問。面對劍閣的人,哪怕是最弱的弟子,也絕非尋常江湖武者可以面對的,更遑論一個五歲孩童。”
“起先的兩個月裡,那些劍童們還頗有顧忌,但兩個月後發現師傅對宸師弟的確是不管不顧之後,便開始欺負宸師弟,做些雜役活計倒也罷了,但後來,那些資質駑鈍的劍童們無法突破劍道的怒火都慢慢的撒到了宸師弟上面,再到後來,已經開始羞辱宸師弟。宸師弟為人極度驕傲,並非自大,但過於弱小的人帶著不符合自身實力的驕傲,便是自大。”
“後面的幾個月,他過得極慘,甚至出現過性命之危……”
一切彷彿還在昨日,葉愁城記憶猶新,嘆道:“當時我想著,出了人命師傅若怪罪下來,雖然禍不及我,但總歸會有麻煩,於是每次我都救下了他。”
提及到此處之時,花刃衣注意到師傅的語氣變了,言語之中帶著的不再是讚歎,而是驚歎。
“第一次他昏迷了十一日,身上多處淤青……”
一個五歲孩子受這樣的折磨,花刃衣不禁開始懷疑,劍閣裡面的訓練到底是怎樣的訓練,他早已猜到那個地方基本都是存在於這個世間的最惡劣的地方,自然訓練極度艱苦,但看起來,不止是艱苦,還極度殘忍。
“第二次他昏迷了三日,身上依舊多處淤青……”
“第三次他沒有昏迷,渾身是血……”
“第四次他的四肢全部被人打得錯位,但饒是如此,卻還是爬到了休息的地方,平靜的看著我,等待著我像前面幾次一樣給他上藥,替他療傷。”
“第五次他走一步一瘸的走回來了。這次倒是保住了一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