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點點頭,正要說話,楊大人便有些氣急:“皇上,這都是七王妃一家之言,誰知她是不是真的將這銀子用在這上。”
“楊大人何必如此氣急敗壞?”顧重月冷笑。
“七王妃你繼續說。”皇帝冷冷的看了一眼楊大人。
顧重月便繼續道:“父皇,兒臣與皇嫂用這筆銀子,買了糧食和田產,如今上秋,旁的雖種不出,但是種一些短期的青菜尚可填飽肚子,等青菜收了,再賣給城中之人,得來的銀子用於僱傭他們種田。
糧食用作每日在城外十里開設粥鋪,用來施粥,以此吸引城內的人出來,再提種田安身之事。
如此,他們有了一處安身之所,雖日子不算好過,可至少能活下來,那些人居無定所,難以有吃的果腹,聽聞這些,自然都會出城奔出路。
這人自然也就不會再增多。”
“原來這些日子一直在城外施粥的,是皇嫂和王妃?”沈長安一臉訝然嗎,裝的像極了。
“真有此事?”皇帝有些意外。
沈長禮此時也算知道為何太子妃有恃無恐了,只做沉穩道:“回父皇的話,確有其事,兒臣與七弟這三日以來為此事正奇怪,想要查清楚之後,再連流民問題得到解決這一喜事一起稟告給父皇。
為此才累的病了,誰知道還不等我們查清楚,便有各位大人上書狀告兒臣與七皇弟。
不過也虧得如此,才讓兒臣與七皇弟知道了城外施粥的善人是誰。”沈長禮恭敬說道,卻是將話題引到了楊大人他們身上去。
楊大人好歹官至禮部尚書,此時再瘋也清楚事情不好,匆忙跪下:“皇上,臣有罪,臣不分青紅皂白,便因夫人這些日子悽慘而與各位大人上書,臣該死。”
皇帝瞥一眼楊大人,沒做聲,而是轉問顧重月:“既是好事,為何你等不直與各府夫人說起?還有,既是開宴,你二人缺水少食是何道理?”
顧重月悄悄看一眼雲珠,雲珠便道:“父皇,此事兒臣與七弟妹也是不得已啊,各府夫人若是知道此事,定會傳的人盡皆知,到時百姓們都會認為朝廷不濟。
所以兒臣與七弟妹是想用我二人惡名換大家之好,再暗中將此事做下,讓人只以為是有大善人救濟眾人。誰知……竟會鬧到金鑾殿上。
至於對待各位夫人,也實在是我二人私心。”
“私心?”皇帝疑惑。
顧重月接了雲珠的話繼續道:“回皇上,朝廷有規矩,各府皇子不得拉攏大臣,兒臣與皇嫂更不想被有心人構陷,所以才故意苛待各府夫人,如此便絕了會有這等流言的可能。”
聽到此處,皇帝的面色終於徹底緩和。
楊大人已是面如死灰。
“皇上,楊大人身為禮部尚書,不做調查,不分是非,上殿誣告太子妃與七王妃,屬實可惡,壞了兩位娘娘慈心,更是罪大惡極,還請皇上重責!”
一直忍著火氣的顧國公,此時也站出來求道。
與他交好的同僚,也紛紛跪道:“請皇上重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