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政的推行,閔縣的百姓一時沸沸揚揚,紛紛討論這新政的可能行。很多有想法但苦於基礎薄弱的人都躍躍欲試。但由於認知的侷限性,以及自古以來官家的威嚴,百姓們並沒有人敢冒險去行動。
因此,一個月的時間,都沒有一個人來借貸。
蕭裕見這工作絲毫沒有進展,不禁也有些煩惱。
蕭裕等人不得不召開討論會,商議對策。
當地知府道:“王爺,古有商鞅立法,公開賞金示範帶頭,而後眾人才敢跟從,不若,我們也找些有想法的人,扶持一二,待大家看到我們的誠意,想必工作會好推進些”
蕭裕道:“嗯,是個好辦法。其他的呢?各位都說說!”
一位負責農業的官員道:“而今大規模的養殖,農戶積極性也不大,一來投入大,二來若是有疫病,不易成活,會血本無歸,一朝一夕就可能負債累累,所以並沒有人敢嘗試。”
蕭裕眯著眼,思考考了一會兒,道:“好,我知道了,還有什麼問題?”
另一位官員道:“就算大家飼養成功,可這銷路總歸也是個問題,一般的百姓,生活勉強過的去,都是能省則省,還沒有寬裕道頓頓有肉吃的地步。”
蕭裕道:“還有什麼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當地的經濟,一時找不到什麼可以吸納很多人工的行業。也是經濟不活絡的原因,一般都是自家的小本生意。”
其它人又陸續說了一些,七七八八,匯總起來困難著實不少。
大家一時有些一籌莫展
蕭裕道:“好,既然如此,大家回去都商討商討,看看有什麼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三日後我們再碰頭。”
大家便陸續告退。
待大家走後,安安道:“目前,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確實也是一個問題,想讓大家一下有一定的眼界和高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慢慢摸索,摸索,不行找我三哥和徐大哥來幫助一二,他們很有一套經驗,對於經濟也比較敏感,總比我們這隔行的要好上許多!”
蕭裕道:“他們都有一大堆自己的家業要忙,讓他們分心恐怕也是不容易的,我既然接了這個任務,就必須悉心研究,自己若不能對經濟有一定的認識,談什麼把握方向,所以,我想親自出去暗訪一番,從下而上多走走多看看。說不定會有些收穫。”
安安道:“到也是個辦法,可這隔行如隔山,也不件容易的事。”
蕭裕道:“醫術是你的長處,你幫我想想如何解決農業養殖問題,其它的我親自解決。”
安安道:“好,你也不要太過勞累,慢慢來!”
蕭裕道:“知道了,你先回吧,我再和劉熊他們討論討論”
安安點點頭,便先走了。
蕭裕把劉熊,陳致遠,石壁喊來,又商討了一番。
蕭裕道:“劉熊,如今,你在做宣傳工作中可有遇到什麼實際困難?”
劉熊道:“暫時沒有,還比較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