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乾清宮。
鎏金獸首的香爐裡飄蕩出淡淡的香菸,讓屋子裡充滿了甜膩的香氣。崇禎皇帝躺在床上,呼吸略顯雜亂,那充斥著書卷氣的臉上,寫滿了憂愁困苦。
連日來,噩耗不斷,闖賊從沿著山西進攻,一路向北,似有掃掠九邊,威逼京城之勢,而明軍各部,概是不能敵,九邊和內三關都是警訊。
這些都讓崇禎精神高度緊張,即便在睡夢之中,也是對朝局的憂慮,不時口中喃喃不斷。
一時聲音大了些,守在一旁的王承恩連忙掀開簾布去看,發現自家主子只是翻了個身,他不由鬆口氣,抱著拂塵繼續站在那裡。
隨即,外面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知啦一聲,門被開啟了,一個小太監出現在門口,對著王承恩勾手。
“你這個小東西,真是不知死!”王承恩輕步走過去,指著小太監的腦門低聲呵斥:“皇爺昨晚就歇了半個時辰,好不容易現在睡下,你驚了皇爺,是要挨板子的!”
小太監連忙跪在地上,說道:“老公祖,奴婢也是不想啊,可......內閣那邊傳來訊息,說是大同城破了。”
“哪裡?”
“大同!”太監的聲音提高了不少,卻是真的驚了裡面午休的崇禎。
崇禎緊張的聲音響起:“大同,大同怎麼了.......。”
“回皇爺的話,內閣傳來訊息,大同城破了......。”王承恩說道。
崇禎的額頭青筋瞬間暴起,他閉上眼睛,腦海裡浮現的事一幅幅可悲的畫面:九邊烽煙四起,闖賊破開鎮城,被殺散的王師、被劫掠的百姓,還有一個個在闖賊威逼下顫抖的邊將和疆臣,最後,鐵流、人馬,鋪天蓋地一樣湧向京城.......。
“混賬東西,混賬東西!”崇禎怒不可遏的罵了起來,誰也不知道他在罵誰。
周圍的太監心裡都有自己的答案,是那些不安分的闖賊,還是空談誤國的內閣相公,還是怯懦無能的軍中將領。
崇禎心裡也沒有答案,似乎人人可恨,似乎人人可殺。
他看著周圍床榻,還有那漂亮的香爐,腦袋裡閃過了一個可笑的念頭:“難道只是因為今日自己攜帶了一個時辰,就得到了如此懲罰嗎?”
內閣首輔蔣德璟低著頭,有些慌亂的踏上臺階,他很清楚自己為何會被皇帝召見,那是因為大同的丟失,為官多年,蔣德璟很清楚崇禎皇帝的喜怒無常,但他也不知道今日該如何應對,自己當上這個內閣首輔才三天呀,難道要為這次兵敗負責嗎?
思索間,一個踉蹌差點摔在地上,卻被一隻手攙扶住了,抬頭一看,正是王承恩,蔣德璟收拾了一下衣服,連聲道謝:“多謝王公公,多謝了。”
“皇爺聽聞大同淪陷,心裡不大痛快,蔣大人可要警醒些。”王承恩拉著他的手,並未承謝,而是低聲提點了一句。
蔣德璟進了乾清宮,不多時裡面傳來了崇禎皇帝的怒吼聲,王承恩靠在乾清宮的柱子上,微微搖頭,他捏著手指,數了數:“這是第十八個首輔大臣了,不,若算起那位兩次為相的大人,這就是第十九個了。
也不知道今天會不會有第二十個。”
他在喃喃自語,卻看到有貼身太監從乾清宮裡出來,王承恩說:“小崽子,去做什麼?”
“回老公祖的話,皇爺讓奴才去喚兵部尚書來.......。”太監說道。
王承恩微微點頭:“去吧去吧。”
既然是再叫個人來捱罵,王承恩覺得蔣大人的官帽還能保住。
當兵部尚書抵達之後,裡面的聲音更為熱烈了,王承恩無奈嘆息,心道這段時間的日子怕是不好過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一個太監急匆匆趕來,王承恩眯眼瞧了瞧,那太監名叫王坤,正是當日自己送去南京傳令的,安排了盧九德冊封琉球王,監領粵軍事,差事辦的不錯,王承恩頗為喜歡。。
“老公祖,好訊息呀。”王坤到了王承恩面前,笑嘻嘻的說道。
王承恩問:“什麼好訊息?”
王坤說:“盧公公已經順利冊封了琉球王,又在廣東與沈猶龍大人會面,如今粵軍已經在北上途中了,這是盧公公給您的塘報。”
王承恩看過,緊緊的抱在懷疑,感慨說道:“真是久旱逢甘露啊,大明朝現在需要的就是強軍,皇爺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好訊息啊。”
乾清宮的鬧劇持續了一整個下午,先是兵部尚書灰溜溜的離開,又是蔣德璟悻悻出來。
“蔣大人,情況如何,皇爺氣消了嗎?”王承恩笑著問。
蔣德璟微微擺手:“唉,都是臣下無能,是臣下無能啊,不能為天子分憂........。”
“大人莫要放在心上,您也不是第一個了,日後會習慣的。”王承恩說。
“你......你!”蔣德璟原以為王承恩在寬慰自己,卻不想到是在嘲諷,他哆嗦了幾下手指,甩袖離開了。
王坤問:“老公祖,這個蔣大人平日裡還算懂規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