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之七海為王> 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編粵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編粵軍 (1 / 2)

李肇基雖然猜測到自己軍隊的能力展示,給了粵省官員們震撼,卻不曾想,他們竟然直接詢問自己的意見,這是李肇基沒有準備的。

“唐沐!”李肇基叫了一聲,把隨身攜帶的鑰匙交給了他,讓他去房間取一份檔案。

很快,檔案擺在了桌子上,厚厚的檔名為《甲申年北征混成旅編組方案》,而這正是商社陸軍的編制計劃,組建商社第一支正規野戰部隊——東方旅。

這個方案被交給了在場所有人傳閱,對於其中的詳細內容,除了陳平和趙文及,其他人要麼沒有興趣,要麼根本就不想看。

但軍隊的規模和花銷仍然讓人震撼。

東方旅是標準的方塊旅,一個旅編制兩個步兵團,一個團下屬三個步兵營,但因為其中一個是隻有軍官和教官的後備營,所以實際是兩個步兵營。

每個營下屬六個步兵連,每個連一百人左右的規模,其中分為一個獵兵連,裝備線膛槍或者重火繩槍,具體如何,視裝備生產情況。

其餘都是裝備燧發槍的步兵連,但會把軍中所有身高超過一米七五的人集中到一個步兵連,兼任擲彈兵連。

團不下屬火炮,但旅下屬兩個野戰炮兵連,合計十二門六磅野戰炮。

旅還下屬騎兵、工兵、輜重各一個營,配屬一個野戰醫院。

在方案裡,楊彥迪制定了東方旅的軍費開支清單。

從薪餉、被服、武備、軍糧、訓練消耗,甚至每個士兵的襪子都統計在內,考慮到已經有一個現成的野戰炮連,淡水營、義從營、先鋒大隊等現成的營伍都編列進去,計算進去士兵一年的軍餉,這支軍隊在甲申年,也就是崇禎十七年這一年,就需要二十五萬兩的軍費。

這只是軍隊的編組、裝備、訓練、維持的費用,不計算戰時消耗。

實際上,李肇基要求財政另外準備五十萬兩,作為明年北上的軍費開支,而其中大部分就要用作東方旅的運輸、彈藥消耗,戰傷撫卹等用途。

而這還是建立在,不進行高烈度戰爭,打勝仗的基礎上。

可以說,作為一個滿編的旅,進行高烈度戰爭,隨便打掉一百萬兩銀子很容易。這就是所謂的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哪怕是必然支出的二十五萬兩銀子,對於商社來說,也是最大的一筆軍事開支,這筆錢在歐洲可以買進兩艘配備一百門火炮的一級戰列艦,甚至說,商社目前八艘大小亞哈特型炮艦和六艘重型槳帆船,這十四艘主力戰艦加起來,都不足二十五萬兩銀子。

這就是陸軍,裝備貴,打仗更貴。

其實這二十五萬兩的支出還是經過精簡的,是必然支出,還有一些支出,並沒有算進去。

比如東方旅下轄一個騎兵營,理論上擁有至少兩百騎兵,但卻沒有列出戰馬的開支,這是因為商社壓根就沒給他們配屬戰馬,這支騎兵營僅僅是招募人而已,從廣東招募一些騎兵,比如在甘草灘落草為寇的那支軍隊,其實就是當初援贛的軍隊,回來之後沒餉發了,落草為寇了。

先把人招募好,藉助粵軍戰馬,或者少量採購一些戰馬進行訓練,等到了北地,再買馬裝備。

畢竟,在廣東,一匹好馬能賣二十兩,而到了北方,七八兩就可以買到一匹不錯的蒙古馬。

“我說怎麼四千五百人就需銀二十五萬,原來你給你的兵,月支軍餉三兩銀。”看著那巨大的數字和支出名目,眾人都面面相覷,但陳子壯很快笑了笑,說道。

他看了看周圍:“王師士兵,月餉二兩,若是用衛所兵,更為便宜,僅此一項,就節約三分之一以上。”

林渭源和黃莞樓微微點頭,但沈猶龍、趙文及和陳平三人卻是搖頭。

“怎麼,老朽說的哪裡不對?”陳子壯問。

陳平說道:“老先生,帳可不是這麼算的。這支東方旅計程車兵,月餉三兩,那是真的三兩,除此之外,再無開支。而我們呢?咱們北援救國,是客軍,據卑職所知,天啟朝時,遼地軍卒,月餉就達到了二兩,而從四川援遼的,月餉就是三兩了。

更不要說,還有安家費、開拔費、醬菜銀這類名目了。說起來,還是咱們用兵貴些。”

陳子壯臉立刻變成了醬紫色,他號稱知兵,卻沒有想到連這點事都不懂,當眾露怯。

趙文及說:“不僅是軍餉的問題,老先生且看這表格裡,東方旅步兵全員配火繩槍和刺刀,卻是未見甲兵,僅僅是不著甲冑,就省了很多錢了。學生記得,徐文定公曾經核算遼軍甲冑,那適合北地作戰的棉甲,一套要十二兩銀子,再配胖襖、刀矛之類的,二十兩未必能打住。

您看東方旅步兵裝備,主武器就是一把崇禎十六年式輕型火繩槍,也不過二兩銀子罷了。幸好,廣東各衛所、雜造局還有不少甲械存活,不然光是這裝備費,就打不住。”

李肇基呵呵一笑:“諸位,不要討論這個,朝廷編練新軍,要練多少兵,練什麼兵呢?”

這一點,其實沈猶龍也沒有定下來。他只有一個粗略的計劃,那就是把粵省營兵整訓一下,以督標和鎮標為基礎,整訓四五千精銳。

然後再新編四五千人,再加上東方商社的兵,等到北援的時候,人數就超過萬人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