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他們下樓打算去公墓那邊把後續手續辦完,結果敖芬那個同學一早就在下面等著了。
人家小夥子還挺內疚的,說昨天回去想了一晚上,自己啥情況都不清楚就忙不慌的跑來幫忙,結果讓敖家兄妹受委屈了。
“我把這事兒跟我爸媽說了下,沒具體說人名,我媽把我罵了一晚上,說就沒見過我這麼不長心的傢伙。”
小夥子難為情的摳頭,敖箐在哥哥後面看他,感覺他都能用腳趾頭摳出三室一廳了。
“我知道事情做了再來道歉其實沒任何用處,但我還是該來一趟。還有,我小姨就在民政局上班,你們找公墓和後續的事情,我或許能幫上點忙。”
敖箐悄悄戳了戳二哥的腰,敖江一把抓住她的手,輕輕瞪了她一眼。
“那就麻煩你了。正好我們也人生地不熟的,有你幫忙,省了我們大麻煩了。”
小夥子臉上一下子多了笑容,忙不迭的跟著兄妹仨出了大門。
還是之前來接他們的那輛車,一行人直接到了東郊公墓。
“這邊的公墓最早是針對有級別的幹部的,一般老百姓都在旁邊那個墓區。後來不是新修了鳳凰山公墓嘛,那邊位置更好,但是也遠。所以大部分有級別的幹部就選擇那邊了,這裡除了最早的兩個墓區外,其他都拿出來供普通人選擇下葬。
這會兒的公墓還便宜,雙人墓才一百出頭。
不過價格便宜,周圍的環境也只能說差強人意。
這邊還是主要供公職人員的墓區,在偏一點的地方,都是隨便找山上一塊地,跟當地村集體交一筆錢就能修墓了。而且除開公職人員,大部分都沒強行要求火葬,所以這會兒的公墓實際銷售並不好。
人不多也有個好處,他們能選更好的位置給爸媽。
本來昨天晚上敖海跟敖江還在討論要不要把爸媽的骨灰帶去南邊安葬,但今天上來墓區一看,兄弟倆覺得就是這裡了。
石盤山的山不算太高,但他們這一片也算是淺丘地帶,從石盤山公墓看出去,正好就是東山村的方向。若是天氣好,還能看到東山村旁邊的大黑山。
而且這座公墓沒有想象中那種陰森幽冷的氣氛,相反,這裡只種植了塔柏,在園區周圍才是高大的杉樹,所以站在墓地這裡,反而感覺陽光曬得暖洋洋的。
“就這樣吧。咱媽最喜歡在春天曬太陽了,這裡地勢好,視野開闊,旁邊有樹環境也好,咱媽肯定喜歡。”
敖海一眼就看中了這座雙人墓。他撫摸著一道之隔的高大杉樹,回頭朝弟弟妹妹道:“咱媽是個很文藝的人,這裡有山有水有樹林,是她最喜歡的環境。咱們先把這座墓買下來,等墓碑什麼的做好了,再找個吉日下葬如何?”
敖箐對原主父母只有記憶力粗淺的印象,她還記得原主媽媽最喜歡在春天裡摘很多花回來插到竹子做的花瓶裡,而這公墓旁邊種了一大片的春蘭和金盞花。開花的時候,一定很漂亮。
“行,就這裡吧。我去交錢。”
她說交錢,倆哥哥都沒跟她爭,也爭不過她。
三兄妹裡最有錢的就是她了。
要不是後來為了不惹人眼紅,她還能再掙多點錢買更多的房子。
陪他們來的小夥子是個機靈的,在他們兄妹決定要買墓地的時候,就拉著工作人員到一邊小聲的說了幾句,最後公墓那邊給出的價格也很實在,還免了他們五年的管理費。
辦完事,回到城裡,小夥子很有眼色的告辭,臨走前還給他們留了自己的聯絡方式和住址,說下次他們回來可以找他一起去公墓那邊,他也想去給敖爸敖媽上炷香。
甭管人家是不是說的真心話,到底這態度比很多親戚都好。
敖海也跟對方留了自己的聯絡方式,叫他到了南邊來,一定得聯絡自己,大家都是朋友了,要走動關係才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