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採訪她當然不怕,就怕這位廖記者拿新主任的事情做文章。
敖箐討厭新主任那是肯定的,但關上門她怎麼給新主任抽臺撤火都沒問題,拿到檯面上來報道那就是她的不對了。
任何單位都有一個原則:家醜不外揚。
帶著撈上來的魚回到單位後,敖箐把廖記者留給科長接待,自己拉著老高去了局下屬的救助站。
這裡經常會有一些被誤捕撈的珍稀魚類,或者野外發現的受傷珍稀水生動物。
敖箐把水箱裡的小精靈們放進專門的養殖箱,又去救助站登了記,還交了一筆費用,算她租用的救助站的地方做研究。
這個年代,各方面的規章制度沒那麼嚴格,只要有關係,錢到位,啥事兒都好辦。
在救助站磨了好半天,回到辦公室一看,科長和廖記者都不在。
“瞅啥呢?”老高順手拍了她肩膀一巴掌,“科長帶著廖記者去採訪其他部門了。”
敖箐撫著胸口笑了下,小兔子似的蹦躂進去,收拾了東西準備下班。
沒等她躥出單位大門,就被人事科付科長給叫住了。
“科長有什麼安排嗎?”
因為付科長姓氏的問題,大家夥兒都有志一同的直接叫他科長。
“上面給你安排了個進修機會,你記得週一去市裡黨校報到。”他說完又看了眼敖箐,放低了聲音,“趁這個機會,你順便去縣中學把畢業證領了。”
“領證?不是說還要參加考試嗎?”
“那只是個形式問題。縣教育局的同志看了你之前的工作檔案,決定特事特辦。不過應該還會讓你現場做一套試卷歸檔。你應該沒有問題吧?”
這梯子都搭到她腳下了,要還走不下去她直接不用回來見人。
付科長沒跟她多廢話,交代完就讓她趕緊回去準備準備,週一直接過去報到。
敖箐離開人事科辦公室後才反應過來,這應該是單位大領導們對她的補償了。
之前新主任的一番操作估計上面的領導也很膩歪,只不過人家是空降下來鍍金的,不好直接掃了面子,這不,原本說要考試合格才能領證的,直接就給領了。另外黨校的學習估計也是個幌子,回頭說不定還有什麼大動作。
敖箐一邊想著,一邊往家走。
海洋局的位置說起來還不如之前勘測站好。
因為是後來搬遷過來的單位,修建的時候,老鎮已經沒有足夠的位置了,就往南擴了一段距離。
從海洋局下班回鎮上的宿舍,沿著海邊的山路要走大概十分鐘。
這邊的路修得還不錯,雖然是石板路,但規劃得很規整,道路也足夠寬。
聽人說後續局裡分散的幾個下屬單位都要往這邊搬,鎮上的老房子要騰出來,說是什麼文物保護建築,不能再讓他們進出辦公了。
原本鎮後面的那一片荒地,好幾處都打了圍牆,估計是已經分撥到各單位,自籌一部分錢,財政再撥款一部分,重新修單位辦公樓和職工家屬樓。
敖箐讀書那會這邊早就已經是現代化城市。小鎮也只保留了最原始的一條街。甚至後面荒地山坡的構造都改變了很多。
荒地邊緣那條小河溝被擴寬,兩邊修建了河堤綠化帶。
靠海這邊基本是八九十年代修建的老房子,河那邊則是一棟棟現代高樓電梯公寓。
敖箐站在土坡上看了一會兒,尋思著得加快掙錢的步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