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哥哥去上學後,羅薇也得上幼兒園。
不過機關這邊幼兒園根本不教什麼東西,就是帶著孩子們玩,負責中午一頓飯就行。
機關幼兒園的老師也沒有正兒八經的幼教資格證,大部分都是各個領導的親人,能認字就可以。不少人為了能進機關幼兒園上班,使盡了渾身解數,機關以外的人那是想都別想。
幼兒園園區就在機關和海洋局辦公樓之間的那一小片平房那兒,地方不算大,有一個大概七十多平米的活動場地,只放了最基本的鐵製滑梯和一個蹺蹺板。另外一邊兩棵大樹,各掛了一個輪胎做的小秋千。
機關幼兒園收的也不全是敖海他們單位的孩子,周圍幾個單位的職工子女都能就讀。
除開機關幼兒園外,在鎮口靠近公路那裡也有一個幼兒園,是鎮上辦的,面積比機關幼兒園大一些,可設施裝置和伙食就差多了。
這個幼兒園來讀的孩子很少,大部分是擠不進去機關幼兒園的,普通雙職工的孩子,還有一部分家裡沒人照看孩子的漁民的娃。但這個幼兒園讀書的娃娃,年紀比機關幼兒園的娃大不少,大多是讀一年就能讀小學的階段。
每天下了班,敖箐先繞過去接羅薇,然後再回自己宿舍,帶著羅薇吃了晚飯,教她寫幾個字,做一點數學題,差不多羅曉跟邊驍也放學回來了。
這倆娃不需要大人操心吃喝問題。
放學之後就直接跑去機關食堂吃晚飯,然後自己到敖箐這邊做作業,做完再帶著妹妹一起回家。
三個孩子挺乖的,在天井那裡做作業也不鬧騰,敖箐忙的時候,他們還主動跑去找別的年輕人請教問題,很有禮貌,完全不像之前傳言的那種小混蛋。
就這麼著平平靜靜到了九月底,國慶前一週,離中秋節不到兩天的那個週末。
“箐箐姐,你這是打算做什麼?”
看著敖箐用小推車推了一袋子麵粉,一罐豬油,一袋白糖和一些零七八碎的食材進來,正在跟邊驍和另外幾個小夥伴玩的羅曉走過來幫忙。
“這不是馬上要中秋節了嘛,我們幾個沒事兒幹,打算自己做點月餅來吃。”
跟在敖箐後面進來兩個年紀稍微大一點的女同志,一人揹著一個揹簍還拎著一籃子菜。
“可累死我了,這次我們可是花了大價錢了,你們這些放話說自己有手藝的,可得把真功夫使出來啊。”
後面陸陸續續又回來幾個年輕人,帶回來好多爐子鐵灶什麼的。還有倆小夥子,費力搬回來一個大鐵爐,說是他們淘回來的老式烤箱,專門烤點心的。
“你們這是要大幹一場啊?能行嗎?”
路過的人聽到這裡面鬧哄哄的,都伸個腦袋進來打望,順便質疑一下這群連飯都不太會做的年輕人。
“別看炒菜我們不行,但做這個糕點那肯定能成,我家從我太奶奶起,每年中秋月餅都是自家做的。”
他們這群年輕人來自天南地北,往年都是冷冷清清就過節了,最多單位發幾個五仁月餅,大家切倆滷菜,買一瓶二鍋頭就當過節。
這次也不知道誰先提出來的,要熱熱鬧鬧大幹一場,幾個年輕人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傢伙,這不就把戲臺子給搭起來了。
食材找的是敖海幫忙買的,用的票比他們去市場買要少,東西還更好。另外豬油和豆沙芝麻白糖什麼的,算機關那邊劃入慰問費,送給這群年輕人過節的禮物。
需要的幹海貨是他們自己單位領出來的,再大家夥兒湊錢買了些新鮮的魚蝦貝蟹,滿滿當當擺了一個院子。
不會做點心的就幫忙洗菜切菜,幾個理工男同志負責搭灶臺除錯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