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昊他們走得很早,大概四點多就出發了。
敖箐他們則是在島上修整了小半天,直到十點左右才啟航去往下一個島嶼。
“下一個島比較大,島上常住人口有五千多,島上還有所小學,這次過去我們要在島上住一晚,明天早上返航。”
帶隊的老師特別點了下敖箐的名,讓她上島之後先幫忙把船上那一筐書和文具給島上小學送過去。
敖箐在海邊讀書那會兒,島上基本都是九年制一貫學校了,只有到高中才會離島住校,兩個月一放假。
可現在的教育水平她知道的,內陸都吃緊,島上小學能有幾個學生去讀?
“你還別說,人島上讀書的孩子,按比例比海邊漁村的多。”技術員大姐給她解惑,“海邊漁村怎麼說也是靠內陸的,打漁不行還能幹點其他的活養活自己。但在島上,不打漁能幹嘛?種點莊稼,一次颱風就能摧毀完。”
“那他們就沒想過搬到內陸?”
“哪兒那麼容易?這五千多人要安置下來,給地不說,不給房子人家住哪裡?還有現在地都是承包到戶的,他們一來就要分地,那不是從內陸漁民的嘴裡奪食?要真鬧起來了,上面領導都沒法解決。”
說說話的功夫,他們已經抵達了那座總面積不到三十平方公里的海島。
“這島上的植被組成相對簡單,多是苦楝,黃葛樹和樟樹。這兩年在培育防護林,主要是木麻黃和相思樹這兩種。等會兒我們先去檢測點檢查情況,你把書本送過去之後就在那邊等就行。中午我們去學校食堂吃。”
“這邊學校還有食堂呢?”
海邊學校中午都是讓孩子們回家吃飯午休,下午三點半左右才上課。
“島上漁民白天基本都在海上,要不就是在漁場忙,家裡也沒大人在。學校食堂也是每家每戶按人頭湊的錢修的,然後自己帶糧食帶菜,食堂只提供一道燉菜和一碗湯。”
“那我們過去吃人家的飯啊?”
敖箐下意識的追問了一句,其他人來過的技術員都哈哈笑起來。
“怎麼可能去孩子嘴裡搶食。喏,這個箱子裡就是我們自備的食物,等會兒還得麻煩老海哥幫忙送到食堂去。”
敖箐小臉一紅,抿嘴不吭聲了。
那個箱子裡裝的是糙米和豬肉罐頭,還有二十來個水果罐頭。她一直以為是帶著在船上吃的,幸好沒有去碰,不然可丟臉死了。
“我們也不是常來島上,但是每次來都會借住在學校那邊。這些東西算是我們的住宿費了吧,也給孩子們打打牙祭。”
島上的農業資源相當匱乏,蔬菜水果基本都是從內地運過去,淡水相對來說要好一點,可遇到大風大災之後,也得內地送水送食物。所以每次外面的船上島,都會默契的給學校那邊補充下儲備。
再苦再窮也不能虧了孩子們。
“島主體是火山沉積岩,學校的位置相對來說是最安全的,為了躲避颱風,還開鑿了兩處地下掩體。平時儲備物資也是存放在那。”
島上沒有交通工具,只能靠兩條腿行動。
這次因為要運送物資,島上來接的人還帶了一輛獨輪車過來。
從碼頭到學校的路還是修整過的,地面依舊坑坑窪窪,也就把肆意生長的茅草給清除掉了而已。
原本敖箐還有點納悶帶隊領導為啥要讓他們分開行動。上島走了一截之後可算明白了,就這深一腳淺一腳的路,不分開行動,他們再待兩天也別想把工作幹完。